1979年,浦安修收到组织给彭德怀补发的4万8千元,这钱她如何处理

2024-11-23 00:10:01

十大元帅中,彭德怀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朱德。
彭德怀的一生充满传奇和曲折,作为一位人民元帅,他战功赫赫,从红军时期开始,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几十年的战火岁月,彭德怀是我军重要的高级将领。

自1959年庐山会议开始,因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在整体肯定大跃进的同时,指出了一些弊端,在大会上受到了猛烈批判,被撤销了国防部部长一职。
经历了一系列事件的打击后,彭德怀的处境一度非常不好,直到1974年“含冤”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妻子浦安修在重大压力之下,选择了离婚。
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浦安修的这种做法虽然不值得提倡,违背了夫妻之间共患难的美好感情,但如果站在她的角度上考虑,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解的。

1978年,国家局势进入稳定发展,许多此前蒙受冤屈的开国功勋们相继恢复了名誉,彭德怀便是其中之一。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

浦安修与彭德怀‍

浦安修与彭德怀相识于抗日战争时期,当彭德怀得知自己苦苦等待的刘坤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嫁人时,心中五味杂陈,无可奈何,只能表示祝福。
年近40岁的彭德怀依旧单身,许多人非常关心他的个人问题,有意无意给他介绍对象。

陈赓看准了时机,在一次女子排球会上,拉着彭德怀一起看球。
比赛期间,陈赓观察彭德怀看一个高挑的姑娘时间比较多一些,积极向他介绍:这是浦安修,是北师大的女学生,来参加革命。

陈赓是一个有心人,排球比赛后,特意安排了一个握手环节,给了彭德怀与浦安修相互交流的机会。
当彭德怀走向浦安修时,陈赓再次热情介绍了起来,在有关同志们的安排下,彭德怀与浦安修见面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多,二人最终走在了一起,举办了婚礼。

婚后,彭德怀与浦安修的工作都很忙,二人经常两地分居,即便如此,夫妻间的感情很牢固。
彭德怀是一个细心之人,平日里非常照顾浦安修。
婚后,浦安修因为身体虚弱流产,且今后无法生育,彭德怀虽然喜欢孩子,但浦安修已经承受了巨大痛苦,自己第一时间安慰妻子,对她的照顾比平日更加周到。

彭、浦夫妻二人的夫妻生活如同普通人一样,二人虽然有意见不合、争吵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恩爱的,二人经历了风风雨雨,走到了新中国成立。
自庐山会议后,浦安修压力很大,她多次规劝丈夫不要插手经济事务。

彭德怀是一个眼里进不了沙子的人,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这也让他在特殊环境下,让自己陷入非常困难的处境。
在组织、学校领导的重压之下,1962年,浦安修思考了很久,决定与丈夫离婚,结束了这段婚姻。

一笔4万8千元的丧葬费和抚恤金‍

1979年,当时彭德怀已经获得平反,解放军总参谋部的相关负责人来到成都,将他的遗物全部交给了浦安修。
当时浦安修与彭德怀之间已经没有直接关系,组织上考虑到特殊时期下二人离婚实属形势所逼,还是将彭德怀的遗物交给了前妻浦安修。

除了遗物外,组织为彭德怀补发了工资,抚恤金和丧葬费,一共有4万8千元。
4万多元放在如今可能买不起一线城市一平米房,可放在七十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组织将这笔钱连同彭德怀的遗物全部交给了浦安修。

彭德怀没有自己的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由警卫与侄女照顾。
按理来说,彭德怀的遗物应该交给他的侄女、侄子这些亲人,组织上认同浦安修的身份,这点让她既惊喜又欣慰。

浦安修拿到4万8千元后,是如何消费这笔钱的呢?为此,她觉得丈夫的遗产不属于她个人,而是属于全国人民。
浦安修与彭德怀的亲属们商议后,决定让4万8千元花得有价值。

彭德怀的遗物,浦安修只拿了丈夫生前喜欢看的一些书籍,家电、收音机等交给了他的侄子、侄女。
彭德怀收藏的手枪、以及各种奖章、纪念品,浦安修与彭家亲属们经过商议,全部捐给了博物馆。

组织给浦安修的4万8千元,她将这笔钱分为几个小份,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分钱。

首先,浦安修拿出一部分钱,交给了彭德怀的侄子、侄女、警卫员等人,他们在彭德怀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承受着巨大压力,理应得到这笔钱的一部分。

其次,浦安修知道丈夫生前希望自己的家乡有一所环境好一点的小学,只是有生之年没有看到。
为了帮助彭德怀实现这个愿望,浦安修拿出一部分钱,捐给了彭德怀家乡的一所名叫乌石的小学。

当时,乌石小学破烂不堪,学生连最基本的课桌椅都很难凑齐,环境非常不好。
浦安修捐出了一部分钱给乌石小学,将这所学校进行了大改造,很快成了一所崭新的小学,给了孩子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最后,浦安修将剩余的钱用于彭德怀的个人后事。
彭德怀是一名忠于党和人民的党员,在特殊时期,因特殊原因没有上缴党费,浦安修拿出一部分钱补缴了丈夫多年未缴纳的党费。

1979年,全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浦安修拿出一万元,上缴人民银行,以彭德怀的名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
为了让后世人能更了解彭德怀元帅,浦安修将剩余的钱用于出书,书的名字叫《彭德怀自述》。

为了保证《彭德怀自述》内容真实,浦安修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联系老总生前的战友,搜集历史资料。
为了能积极参与到《彭德怀自述》一书的编写中,浦安修以编外人员的身份,与《彭德怀自述》一书传记编写小组成员一起夜以继日地工作。

《彭德怀自述》问世后,在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书销量也特别高,成了许多青年的必读之书。
《彭德怀自述》中,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人民元帅,他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彭德怀自述》销量大增后,浦安修自然能拿到较多的稿费,她将这笔钱全部捐出,没有留下一分钱。

结语

在处理彭德怀遗物的问题上,浦安修展现出她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己没有留下丈夫的一分钱,将4万8千元全部分配了出去,用在了有意义的地方。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浦安修在特殊时期离开彭老总,这种行为是“无法原谅”的,实际上,我们应该有一种包容的态度,毕竟大家不是当事人,对浦安修在当时所处的环境缺乏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