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贸的肺腑之言: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外贸人。

2024-12-14 08:10:01

不管你将来准备自己开公司、建工厂,还是在大公司做外贸经理主管总监,首先要明确的是,做一个合格的外贸人。

做哪一类的产品,哪一类的市场,只有做好这份职业,不管你自己做老板,还是给人打工,这个都是通用的。

然后再去谈你想走哪个方向。
不要相信太多的数据,我这十几年中接触的工厂、公司、SOHO,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穷老板多,富老板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短板,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自己当老板,穷老板整天穷忙,也不是没本事没资源,如果随便打份工,赚得会比现在多几十倍,而现在就带着自己当老板的梦想在继续摸索。

个人建议,在基本功不是特别扎实的阶段,没有特别好的机会、人脉资源、合作工厂、合作客户等,不要轻易不顾一切选择SOHO。

谁都有优势和短板,在同一个行业同一个系列产品,我干了16年,做过月薪600的操作工,也做过化验员、车间主任、技术员、工程师、研发中心主管、总工、外贸员、外贸经理、外贸主管、项目经理;也呆过极度排外、老板夸夸其谈、每天打鸡血式的与公司共存亡的家族小作坊。

我工科出身,英文和外贸是我的短板,我干外贸这行,也是公司暂时没招到合适的外贸经理,单枪匹马硬拉我上去顶一下,结果和一客户用乱七八糟的英语邮件交流技术,发现自己对这行挺感兴趣,不仅拉来了订单,有时候和技术型客户聊天过程中,能不断增加我对产品对行业的了解,甚至一定程度上,帮助我解决了技术难题,这是很难得的。

我花了几年时间从头开始学英标,《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到第四册、《剑桥商务英语》、《走遍美国》通读通背,看电影只看有中英文字幕的,模仿语调发音。
外贸入门时就一个人,没人教,我也从不会去问自己家人,在书柜里找了本最厚的外贸理论和实务,一章章地看一章章地学,尤其是接到第一个订单后,通过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每票单据该怎么做,条款如何识别如何操作,人家做,自己就多学多记,多动笔记,教材上画满了自己的注解、操作注意、别人是怎么操作的、哪些环节该套用、哪些方面操作步骤很复杂其实有人脉后又是怎么操作的,等等。

有些人是国际贸易、外语科班出身的,外贸流程和语言是你们的优势,而短板是你们对行业对产品本身的了解。

现在做外贸,光靠外贸技巧吃遍天下已经是过去式了,有发10000封开发信的时间,那就拿出你9990封复制、粘贴的时间,先学习下你所做行业的相关知识,积累多了,你会发现,外贸不是这么烂大街,不是这么注册B2B、搜索、发开发信、跟单做单据这么无聊,而在于你与工厂之间,与货代船务之间,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合作。
(搜索微信公众号名称“外贸充电站”,永久关注汇聚全国数万外贸精英的掌上学习平台。
)

产品,行业你都不懂,你拿什么跟人家谈,除了谈价格、谈支付条款,你还能谈什么?难道你能带着技术员在旁边,随问随答?就像GMAE时,网络游戏永远比单机版的有意思,玩单机的有可能玩到牛角尖,一头扎进去出不来,网络游戏,资源共享,人与人的交流,挖矿聊天都是有趣的事。
外贸的实质是产品的买卖,是人与人的交流。

这行我趴了这么久,我现在只敢说,这行业,我入门了,不敢说外贸这行我懂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方式是有区别的,不管外贸还是内贸,贸易的实质在产品本身,贸易的技巧排除了不按章法别出心裁的,基本技巧其实也就只这么几种,对产品行业越了解,这行业你才会走得比较有钱途。

最后说下自己感觉有点入门后的想法,我这个行业,最优质的客户、最顶端客户,很少是靠B2B、搜索引擎、发开发信来的。
我时常参加一些由全球跨国公司行业协会、领头公司组织的一些行业内小范围的学术研究或者技术研究技术应用类的视频网络会议,在聊技术聊应用聊产品,分享大家的心得、想法、发展趋势等等,建立人与人的信任,公司对公司的信任。
在与这些技术总监、老板的聊天中,不用过多的推荐,从源头上把握最优质的客户。

其实很多行业,有这么多的供应商,这么多的本国的国外的中间商,最后真正在用的最终大客户,也就这么几个,只不过是一些供应商中间商,占有这几家最终大客户的采购量比例多少而已。

剩下的数量多、采购量不太稳定的零散客户,虽然总的量很巨大,如果网络宣传、公司网站、参展信息等方面做得还不错,这些零散客户基本上是很均匀的分散在各个供应商中间,所有供应商找到他们的几率基本是相同的,唯一就是硬件硬、软件好、又勤快的,被找到的几率略高一点点,所以你的开发信,写得多么多么好,效果其实不明显,会要的总会要,不要的,你写得再好也没用。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