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中国空间站紧急避险“躲过一劫”,马斯克的玩具成了大杀器
看过电影《地心引力的》的同学都知道,太空中卫星与空间站高速撞击会是多么可怕的景象。
有卫星与空间站接近,中国空间站不得不紧急避险。
而这个卫星就是来自马斯克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
很多人只知道SpaceX,却不知道星链。
就在今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第一次是在7月1日。
星链-1095卫星,自2020年4月19日起一直稳定运行在平均高度约555千米的转道上。
在今年5月16日至6月24日,该卫星持续降轨机动至平均轨道高度382千米后,保持在该轨道高度运行。
7月1日,该卫星与中国空间站出现近距离接近事件。
公开资料: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致秘书长的普通照会
第二次是在10月21日。
由于星链-2305卫星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未知无法评估轨道误差,存在与中国空间站碰撞风险。
为确保在轨航天员的安全,中国空间站再次实施紧急避碰,规避了两目标碰撞风险。
听上去中国两次主动规避了风险,并没有发生撞击事件。
可一旦真的发生“触碰”,不仅能要了航天员的命,无疑也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沉重打击。
在太空里,一点太空垃圾都可能变成致命武器,别说一颗卫星冲撞空间站了。
按照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一共要发射4.2万颗卫星上空。
截至今年9月,SpaceX共计发射了1791颗星链卫星。
以目前一年内让中国两次紧急避碰的概率,未来指不定要发生多少次类似风险事件。
自从2015年马斯克高调宣布这项太空高速互联网计划——星链计划(star link),
这项部署就被视为“全人类的福祉”,然而星链卫星却在半年内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星链,到底是福是祸?

马斯克推出星链之初,是这样描述它的:
星链旨在开发出“全球卫星互联网系统”,能为世界上的任何人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凭借远超过传统卫星互联网的性能,不受地面基础设施限制的全球网络,
星链可以为网络不稳、费用昂贵或完全没有网络的位置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并可能结束当今世界存在的网络封锁。
以数以万计的卫星组成的庞大通信网络,把地球全方位“包裹”起来。
通过无线电,向地面发送信号。
将可覆盖范围包括高海拔山区、原始森林,甚至是无人区。
2018年2月,SpaceX在美国加州成功发射了两颗小型实验通信卫星后,正式启动了星链计划。
预计到2027年,完成1.2万颗卫星的部署。
而星链的终极目标,是发射4.2万颗卫星。
看似数量庞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光是在2020年,就有720颗卫星被送入轨道。
一项历史性进程,是2019年马斯克发出的推特:
维基百科
航天专家判断,改图为坠毁的Starlink-32

国际空间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