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暴雨10天后,1张照片让全网泪崩: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注定会改变世界
2025-02-01 16:10:01

而留给这座城市的伤痛,需要更多时间去疗愈。
7月30号,5号线沙口路站追思处。
上万名市民自发前来,一束花,或者一程默哀。

”“记着出站,记着回家的路。
”“天堂没有洪水,不要害怕。
”

那些奔赴一线的人。
那些逆流而上,伫立洪水之中,一次又一次向素昧平生者伸出援手的人。
01菜刀和玻璃的斗争还记得耳朵几天前发的那篇文章吗?《这位妈妈用非凡的智慧,在滔天洪水中救出自己的孩子和母亲》。
7月20号下午,突如其来的暴雨困住了这辆载着祖孙三人的轿车。
当叙述故事的角色变换,救人者亲口回忆以身涉险的经历,我才知道这场生命接力,和死亡挨得多近。

积水淹没了酒店的地下室,一层的水位已经涨到一米多高。
李坤朋忙于拆卸前台的三台电脑,想把暴雨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电话里隔壁便利店的老板声嘶力竭:“兄弟!快去救人!酒店门口有一辆越野车,有三个人!”李坤朋脑袋“嗡”地一声,丢下电脑,抄起一把菜刀就冲了出去。
打开门,他惊得愣住。
“一出门,水就没过了我的嘴。
”再往下走过三级台阶,身高178的李坤朋已经无法用脚着地。

趟着水艰难挺到车边的李坤朋,趴在车窗向内张望,发现洪水已经涌进车厢。
水高距离车顶,只剩50厘米。
6岁的哥哥和4岁的妹妹站在前排座椅上,水没过了两个孩子的脖颈,仰着脸才能不被呛到,外婆趴在窗户边不断摆手呼救。
李坤朋扯着嗓子让阿姨躲开,攥紧菜刀往挡风玻璃上砍。
然而水流阻力太大,菜刀破坏力被削弱。
玻璃只能砍出裂缝,无法砸碎。

但胜利的曙光,在看到这层黑色的阻隔网时瞬间湮灭。

他爬下车,立在夹杂着碎石的洪水之中,对准驾驶室的玻璃,狠命劈砍。
终于,玻璃碎了。
酒店老板送过来蓝色的大桶,两个孩子被依次抱进桶里,安全解救。
外婆也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脱险。
一众营救者的善行之举,在黑暗中劈出一道光明。
上岸后,李坤朋见孩子嘴唇冻得发紫,赶紧从酒店里拿出干净的棉被和浴巾,在三楼客房给他们腾出一间房间。

小腿肚子止不住地颤抖,脚心和手臂都被碎玻璃割破,鲜血不断外渗,钻心的疼痛让他后知后觉地胆寒。
李坤朋不会游泳。
但他一点不后悔。
“有什么比人命更重要呢,换谁都会冲上去的。
”

就像郑州地铁5号线里,那个砸窗救人的小伙子王洋洋。
他和媳妇一起被困在车厢。
列车语音播报“临时停车,请勿靠近车门”,可在等待地铁恢复运行的过程中,洪水不断灌入车厢。
本来是清水,后来变成浊水,流速非常快。
没有信号,报警电话拨不出去。
没过多久,车厢内的水已经没过了膝盖。
司机从车头跑到车尾的驾驶室,启动车辆想往反方向退回去。
水位太高,没冲出去几米,车就脱轨停住了。
车厢外高压线劈里啪啦响,车厢内积水越来越深,所有人都慌了。
洪水持续倒灌,淹到了脖子,氧气越来越少。
有的人开始录制遗言,封闭的车厢里,四处是窒息的哭喊。
想着家里的两个女儿,王洋洋不想就这么放弃,他不想死。
他安抚好媳妇,在车厢里来回游动,找到一处没有被水淹没的窗户,用钥匙拼命砸。
一下,两下,无数下……长时间猛烈发力,让王洋洋开始缺氧、意识模糊。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大哥找到了被冲走的灭火器,砸破了旁边窗户。
王洋洋跟着那位大哥从窗户外钻了出去,把媳妇拽出来扛到车顶安顿好,又义无反顾地冲回车厢内。
“你老老实实在上面呆着,别担心我。
”“你怎么不上来?”“你听话,我去救人。
”

砸开一个窗户,里面的人就多一线生机。
水流冲击着王洋洋,他拖着身子在窗户前艰难挪行。
车厢里绝望的乘客对着他喊“英雄”,王洋洋哭了。
“我不想当英雄,我只是知道被憋死淹死是多么的痛苦,我只想砸个窟窿让他们好受些。
”王洋洋砸碎了两扇窗户,再加上之前碎掉的那扇。
三扇窗户,流动的空气给予无数濒临窒息的人,第二次生命。
体力不支的王洋洋用最后一点力气,爬上了车顶,跟媳妇碰了面。
四目相视,无语泪千行。
“我尽了一个老爷们该尽的责任了。
”03“那是人啊,一车人!”有句话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而当这个人,以一己之力挽救了69个人的性命时,我才能感受到“勇敢”这两个字的分量。
河南巩义米河镇高庙村,刘松峰的家在7月20号上午,被突发的山洪冲垮。
他带着一家老小去村委避难,刚坐下没20分钟,就听到村支部副书记高喊有人被困。
两辆大巴车遭受着山洪的猛烈冲撞。
雨势磅礴,水流湍急。
刘松峰趟着1米7的深水,慢慢靠近被困现场。
一辆被冲到了路旁的一侧,另一辆卡在了下水道处。
车上的乘客,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新进教师,半数以上都是硕士、博士。

于是,有着20年铲车驾龄的刘松峰想到,可以用铲车救援。
刻不容缓,有人领着他找到一辆丢了钥匙的铲车,刘松峰借着一根电线和十几年的维修经验,将车迅速启动,往被困大巴开去。

按耐住心里的恐惧,他先推倒横在路旁的一段围墙,然后一路开到大巴正前方。
看见有人来救援,车里的人激动得眼泛泪花。
“有希望了!有希望了!”先是婴儿,然后是女人,最后是男人。
连续两个小时,他先后救出两辆大巴车内近70人。
如今回忆起来,刘松峰说:“我当时不知道他们是老师,以为那是一车孩子,年龄看着都不大。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孩子搁上边儿都在哭,我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一定要下去试一下。
要是(铲车)翻了那就没有办法,如果不施救,我以后良心都过不去。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我们选择做一个好人,我们选择做善良的事,不是为了回报,只是因为这是对的。
生死关头,刘松峰庆幸自己这多年的铲车驾驶经验派上了用场。
看着获救的人,他长舒一口气。
“那是人啊,一车人!”在这场暴雨里,他的家和经营了十几年的修理厂也全部被冲毁了。
但刘松峰坚信,“只要人还在,啥都会有的。
”

但因为这些故事,这个夏天一下子又活了起来。
除了用菜刀和玻璃斗争的李坤朋,5号线砸窗救人的王洋洋,用铲车救下69条人命的刘松峰,这场天灾,还集结了无数个平凡的身影。
80后女孩王亚南,选择做“暴雨通讯员”。
几十层的小区高楼,她每日爬楼百次,充当上百个被困家庭和外界沟通的桥梁,获取双向的帮助。
爱心志愿者刘文莹带着两个儿子,给断水断粮的张沟村村民搬运物资。
两个孩子自始至终都没停歇,坚持到了最后。

80后小伙张凯历时六个小时,用冲锋舟救了20人。
次日回想起湍急的水流和看不分明的道路,张凯有些后怕:“很多人船丢了,人也没回来。
”“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去救人的。
我没想到我33岁了,还能救那么多人。
”

人性潜藏着自私,没有人有义务对任何人好。
可天灾当前,中国人血液里的善良、仁义,反而在这些人身上迸发。
这个世界有多冷漠,这样的善良就有多珍贵。
洪水退去后,李坤朋收到了获救一家人送来的锦旗。
而那时的他,正买了鸡蛋、水等物资,送给在街道上清淤的环卫工人。

接着又奔赴自己的老家,送去了一卡车的救援物资。
大巴车里的老师,将刘松峰的电话,备注成“救命恩人”。
洪灾过去,他们专程拜访了刘松峰,以表达感谢。
而刘松峰自己,又投入了重建家园的队列。
世间美好,果然环环相扣。

灾难面前,这些普通的老百姓,挺起英雄般的脊梁。
是他们的无畏和奉献,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是他们的热血和大爱,让我们再一次相信,人间真情。
后来,李坤朋、王洋洋、刘松峰等17位今日头条、抖音用户,因在河南的善举被评为“头条好心人”。
好人得到好报,善行传播世间,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结局。
因为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
一起发光,终会把人心照亮。
-END-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
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