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新增3000!吉林被黑成这样,我不理解……
2025-02-01 16:10:01
吉林这一次,真的很难。
3月14日0-24时,吉林新增3076例,无症状感染者991例。
3月13日,新增本土895+131。
12日,新增本土1412+744。

继武汉疫情之后,这是内地新冠感染人数的最高峰。
还有多少未被发现的病例?无从知晓。
多点爆发、传播迅猛、无法溯源……吉林全省,进入了禁戒状态。
禁止本省人员跨省、市州流动。

吉林市3所方舱医院投入使用,第4所正在建设中。


局部地区积雪可超过10厘米,势必对疫情防控造成巨大干扰。

3月1日,吉林发现本轮疫情首发4例病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
且为主动筛查才发现。
病毒从哪里来?传播了多久?不知道。
第二难,是本轮疫情传播的,是变异株BA.2。
毒性更强、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
不知不觉中,病毒就一代又一代地扩散开。
第三难,是防控难。
正值开学季,人群聚集,吉林疫情冲上热搜,正是因为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中,出现的超级传播事件。
种种迹象,表明了吉林这一次,正面临一场苦战。
如何打赢这场仗,如何让一切尽快回归平静?是吉林,乃至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本以为,他们会得到最急需的物资,铺天盖地的“加油”。
却没想到,身处风暴中心的吉林,遭到了最大的恶意。
“东北人素质又差又落后,让他们自身自灭。
”



”

嘲讽声、质疑声太多了,连政协委员朱世增都看不下去,撰文呼吁对疫情中的吉林施以援手,不要再网暴他们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地域黑?同胞还在病毒的威胁下举步维艰,就要先倒在自己人的口诛笔伐下吗?欺负困境中的东北人,就是你们所做的努力?我不知道,这些隔岸观火的人,怎么忍心对同胞说出这种话。
我只知道,从本轮疫情爆发起,东北人就经历了你想象不到的艰难。

你睁开眼看看,他们付出了什么!人手少,任务庞大,防疫人员冒雪做核酸,从凌晨到深夜。

一天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席地而坐整理核酸检测试管。


如果你说,这是医护人员,是他们职责所在。
那你看看,普通人在做什么。
91岁大爷执意捐款1000元给志愿者被婉拒,难过地说“这钱,咋就捐不出去呢”。


这是地广人稀的东北吉林,经济和资源都不那么丰沛。
可每一个防疫人员,十几个小时连轴转,每一个普通人,尽所能出一份力。
再看看那些学校里面主动请缨的人,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啊。
他们未曾经历过风雨,却开始直面病毒,以稚嫩的身躯,替同胞挡病毒。

还有那个身患残疾的防疫人员,他战战巍巍拄着拐杖艰难行走在雪中的身影,令人鼻酸。

他的拐杖,撑起了身躯,也撑起了家乡人的希望。
还有小区居民居家隔离,深夜隔空互喊“加油”,高唱《歌唱祖国》。



有条件的,当了志愿者。
居家隔离的,老老实实不给家乡添乱。
每个人,都在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这是疫情下的吉林,务实又坚韧,团结且隐忍。
你又凭什么,批判他们什么都没做?如果你没有在他们疫情最严重时拉一把,就没有资格质疑他们。
他们扛下了一切风险,扛下了病毒威胁、生活停摆,却还要被骂“活该”。
我真替他们感到委屈。
而更令人寒心的,还有人说东北人只会伸手要,没有支援过什么。
说这话的人,怕是眼瞎心瞎。
东北从未输过一次民族大义,也从未赢过一次网络暴力。
这些年,东北几乎倾尽所有。
2020年,全国支援武汉。
东北三省共出动2340名医护人员,接管雷神山等医院,吉林就占1209人。

这是“掏空家底”式的救援。
尽管自己不富裕,但他们对武汉的援助,是无私的。
吉林省援助的1000吨物资,紧急发往湖北。


吉林敖东给火神山捐助200件药品。
亚泰集团捐赠5000万防疫物资,1000万免疫药品。
吉林银行捐款1300万元……这还仅仅是吉林,整个东北三省,几乎给出了自己的所有,连自己过冬的大白菜,都是数百吨运往武汉。
河南暴雨,西安疫情、天津疫情……每一次,东北人坚定地伸出援手。
他们自己并不富裕,财政自给率甚至是全国几个地区中最低的。

别的省份,是有余力,再去帮别人。
可东北地区,是掏家底。
这是他们的义气,豪气,也是他们的赤诚。
三年疫情,让东北的经济,遭遇重创。
无私的给予,更让它捉襟见肘。
如果有能力,它也不想求助。
可是现在,这里的人拼尽全力自救,仍然不够。
他们羞怯地开口,望更多人救救他们的家乡,让一切尽快恢复平静。
现在,这里需要我们,需要更多人看见他们的困境。
看到这里物资紧张,医护人员陆续感染,看到志愿者被感染隔离。
看到这个仍未过去的寒冬,他们的难和苦。
如果做不到同情和帮助,只希望,你别再往他们心上插刀。

他们的性格,用时下流行的话就是:东北人能处,有事他是真上。
这里的人,豪爽大气。
这里的语言,幽默有感染力。
他们生长于那片沃土,骨子里浸润了那里的乐观、仗义。
这么多年,他们都在给予,极少索取。
整个东北大地也都是这样,它一直在默默对全国付出,可是很少有人看到。
1、它资源丰富。
但它以非常低的价格,调矿产资源支援全国。
直到现在,东北三省每年仍然要调出大量平价工业品。
新中国成立至今,这里的粮食,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2、它从不藏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东北,是当之无愧的“共和国长子”,它的价值贡献,它上缴的税收,在当时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比。
1950~1952年,吉林的财政总收入7亿多元,向国家就上缴了5亿多,支持别的地方建设。
3、它人才辈出。
作为我国最早的化学基地,吉林市这些年,累计向全国和第三世界,输送人才五六万。
长春市累计输送1.8万名技术骨干。
他们从不藏着掖着,有好东西,恨不得倾囊相授。
他们也从不标榜,不邀功,而是将这些当成份内的事。
现在,他们有难,轮到我们来帮他们了。
截止发文,我们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吉林伸出援手。
湖南来了。




身处寒冬的吉林人,终于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唯有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积极抗疫,才有春暖花开的那天。
我始终相信: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
吉林,加油!东北人,加油!◇ 参考来源:八点健闻《两日新增感染者超过3000例,吉林到底发生了什么?》新民晚报《吉林市将开展第八轮核酸检测多所方舱医院或已交付或正在紧张施工中》中国天气网《暴雪预警!东北及新疆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新增积雪深度超10厘米》微博@大象新闻新浪专栏《王洪章: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北经济发展及对全国的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朱世增《请对疫情肆虐中的吉林市施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