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学生发现西安碑林错误!
2024-10-19 16:10:01

找来视频组剪辑的小伙子同事(实习生)给给意见。
找他是因为他刚来,对历史了解的不多,很适合代表普通读者的需求。
小伙子看了半天没吱声。
我就询问:不够通俗易懂?那里不好?小伙子不好意思的挤出一句:宋高宗是谁?当时我就.......难道九年义务教育不上历史课了吗?小伙子是全日制本科毕业。
01“妈妈,这个时间好像有问题?”2021年17日晚,小田和妈妈跟随到宝鸡出差的爸爸来西安旅游,第一站就是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我喜欢历史,又学了快3年的书法,期待西安之旅,期待碑林博物馆。
”田佳沛说。
到西安第二天一早就去了碑林博物馆。
”18日上午10时许,小田和妈妈顺利进馆。
“每个展馆我都看得挺仔细,尤其是我正练习的颜真卿的字,碑刻的感觉比平时我在字帖里看到的要更加栩栩如生!”小田说,“大约11点左右,我们到了那块出错的碑前。
”据小田讲,那块碑刻放置在走廊过道一侧。
“碑刻上刻着‘陕西藩署增置颜柳碑记’字样,下面‘清光绪十七年’后的括号里标注为1689年,看到这个时间我直觉不对,就对着我妈喊,‘妈,这个时间有问题?’”02“不管对与错 孩子的质疑精神值得嘉奖”21日,小田的妈妈温女士对《华商报》说:“当时,孩子用挺大的声音冲我喊,‘妈妈,这个时间有问题’时,我有点尴尬的。
馆里静悄悄的,几位游客都转头看我儿子,我心想:咋这么张扬的?在专业博物馆里,你个小孩儿能挑出什么问题?”“但儿子又说:妈妈,光绪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他1875年继位,1898年开始戊戌变法,咋可能出现1689年。
另外,皇太极1644年入关,光康熙在位就有60多年,咋都不可能是1689年啊,肯定不对。
”温女士说,“即便儿子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太相信。
我问他说这个时间会不会是碑刻写成的时间,但儿子指着碑刻上的颜柳说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朝人,1689年是清朝。
”

“儿子对我说,妈妈你看这块碑上两个时间就是吻合的。
”温女士说,“我还是半信半疑,用手机搜了半天。
后来,我心想儿子能提出质疑已经很可贵,不管对错,都应该被听到。
所以就带着他先到讲解处再到游客中心,却都没找到可以反映问题的人。
”温女士说:“提出质疑但没得到回复,儿子很期待。
从馆里离开后,还在门口的水泥台上坐了一段时间,看会不会有人找他。
”

”看到其他游客在玩抖音,温女士突然想着官方抖音号,然后就有了大家看到的私信内容。
据她说,发完私信后,下午参观鼓楼、钟楼时,儿子每隔一段时间都问是否有人回复。
“直到20日上午10时许,碑林博物馆官博发来私信及订正后的正确时间后,已回到家的儿子高兴地‘wohoo’了几声!”温女士说,“尤其是碑林博物馆还赠送我们一次免费游的机会时,儿子说一定要再去西安。
”


她只是简单讲述了小田成长中的几个片段。
小田今年9月将要升入石家庄长安区育才小学五年级就读。
“我和他爸都是理科生,我是护士,孩子爸爸经常出差,可以说儿子目前了解的历史知识已经超过我们。
应该是受爷爷影响喜欢上历史,爷爷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喜欢历史。
我儿子从小就爱看书,认字多,记忆力好。
2岁9个月上幼儿园托班时,几节亲子课就把班上所有小朋友名字记住了。
”温女士说,“4岁刚过,儿子就自己通读了少儿版的《上下五千年》,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当然可能也就是读个大概,但的确能简单复述其中的一些小故事。
上一年级前,儿子就能讲清楚五代十国大致的更替顺序。
”

至今,我已把《上下五千年》通读了5遍。
这个暑假,我手边的历史书是《二战全史》。
”对于记者邀请他复述其中一段小故事的请求时,小田大方地讲起了隆美尔和蒙哥马利的故事,其中包括伍尔德里奇等一连串长长的人名,他都能准确讲出。
对于此次成功给碑林博物馆纠错,小田挺自豪,但谦虚地说:“古代史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清代史,所以对那些时间熟悉,才能发现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