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张文宏的发声,你没看懂…

2025-01-09 16:10:01
文 | 刘娜来源 | 闲时花开(ID:xsha369)

被骂的张文宏, 又发声了张文宏屡次被骂,但唯有他,坚持发声。
他发声背后的真相,很多人没有看懂——12月3日,在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张文宏又发声了。
尽管,大疫三年,张文宏曾被推到神坛上奉为英雄,又被推到污泥里受尽辱骂,但令人赞叹的是:不管外界评价如何,张文宏始终行走医学第一线,适时对疫情进行预判,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没有被赞叹冲昏头脑,亦没有因辱骂缄默其口。
或者,他清楚地知道:狂热的赞美和邪恶的诅咒,本质上和他无关。
而是被疫情折磨到崩溃的人们,亟需一个出口发泄愤懑而已。
在刚刚的发声中,张文宏说了诸多和疫情有关的专业认知。

张文宏在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的论述@网络

我撷取其中两个和我们普通人最密切相关的,和大家分享:第一,我们走出疫情的关键,不取决于免疫力强的人,而取决于免疫力弱的人。
年迈的老人、弱小的孩童和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得了奥密克戎,仍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
北京深夜通报:又增加2例重型病例。
保护这些人,让他们得到及时救治,为他们建立安全屏障,是当下我们降低医疗挤兑、战胜疫情的关键。
我用管理学的概念,将这个认知,概括为“木桶效应”:一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我们这片土地能多久彻底恢复生机,取决于它最脆弱的那部分人群。

保护脆弱人群,是重中之重@网络

第二,大疫三年,从国家到个体,都承受了不堪回首的牺牲和痛楚。
值得欣慰的是,伴随我们治疗手段的科学,疫苗接种的普及,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受到限制。
在历经“原始毒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升级换代后,病毒目前长久局限于奥密克戎家族内部,且逐渐变得温顺。
如果说过去的岁月,是我们与病毒硬碰硬的厮杀与对抗。
那么,当下的日子,就是我们对病毒逐渐的驯服和接纳。
这种驯化,不再是核酸清零。
而是借助科技和医学的力量,将有症状或出现重症的比率,降低到很低水平。
我用心理学的术语,将这个认知,概括为“抱持心态”:当下的病毒,就像我们成长中曾经历过的创伤一样,我们越排斥它,它就越折磨我们。
我们不如抱持它,将它安放到日常生活和心灵地图上一个小小角落里。
我们承认它的存在,接纳它时不时的作妖,却不再恐惧于它的危害和影响。
“木桶效应”,能让我们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对脆弱人群心怀悲悯,能帮尽帮。
“抱持心态”,让我们不再恐惧病毒,也不再拿疫情当借口,尽快调整心态,回到日常生活中,当个建设者,谦逊努力,善待身边人。

戴着口罩谋生,将成为常态@网络

另外,我还想和朋友们思辨一下,疫情政策逐渐优化后,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

不能拿今天的成熟, 否定昨天的局限疫情发展到今天,继广州、北京、重庆等地相继优化放开防疫政策后,一直收紧政策的浙江和山东,也宣布逐步放开。
全员核酸,成为过去时。
被“码”困住的悲剧,但愿不再上演。

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我们卖命的人@网络

如果批评不被允许, 那么赞美毫无意义

湖南浏阳市打人的主任已被开除党籍、政务撤职@网络

不可急于求成,只能缓慢疗愈

我们都在渴望人间烟火的回归@网络

老人和孩子@网络

* 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
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
闲时花开(ID:xsha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