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美国回国,中国'放开'与美国'躺平',有何异同?

2025-01-06 00:10:02

来源 | 观察者网

ID | guanchacn

开头必须说明:无论如何,让99%的人没感染原始毒株和德尔塔,都是大功一件!

中国放开与美国躺平,有何异同?先说相似点,再说不同点:

中美相似点:

1、都是刚一放开,街上的人反而变少了,城市反而显得“萧条”。

2、都是感染会出现峰值,看上去很吓人!部分医疗资源会紧张,脆弱人群让人揪心。

3、都是供应链遭冲击,因为包括快递小哥在内的链条上很多人阳了,无法上班。

4、都是普通人经济压力没有立即减小,有人开始埋怨是谁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中美不同点:

1、中国是等致死率高的毒株过去了,才逐步放开,没有出现美国广场插满白旗降半旗、印度大街到处烧尸体的惨状。

2、中国关键领域的公共服务是公有的,不会动不动就来一出医护人员罢工;民营企业的必要服务,比如快递,如果真出问题有国家托底。

3、中国人真的很自觉,绝大部分人在露天环境都戴口罩,这比很多美国强太多了!

4、中国防疫政策的变化,不是出于党争目的,所以官方不会故意隐瞒信息、误导民众,说“喝消毒水”、“不用戴口罩”之类的鬼话。

我恰好是在关键历史节点上,对中美都有难得的一线观察,先说说我的经历:

我2019年开始驻美,过去三年完整经历了美国疫情的各个黑暗时刻,以及躺平后的各种魔幻,红州蓝州都没少去。
两周前,也就是12月初,我从美国回到祖国。

12月初我刚在上海入境、5+3隔离时,微博上还人声鼎沸,对铁链锁门、堵塞消防通道、拒收危重病人等“层层加码”口诛笔伐。
网友发的那些小区物业用铁棍堵住单元门的照片,我看了也很愤怒!但我隔离到一半时,国家发布“新十条”,大幅优化抗疫举措,瞬间成了全球大新闻。
等我在上海解除隔离时,发现不仅封门、加码没有了,上海很多地方甚至已经不再检查绿码了。
这8天,变化太快!

于是,我在“新十条”后的上海城里逛了小半天,然后坐高铁来到了现在我所在的山东一座十八线小县城。
在上海停留的那几小时,我踏上离开了三年的祖国,真切感觉到“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回家真好!中午我还去了一家很火的餐厅,堂食(隔离期间我核酸一直阴性)。
那天我感觉,仅从普通市民消费的角度看,在上海除了偶尔扫一下场所码,疫情管控程度已经跟我在美国没太大区别了。
当然,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除了堂食那半小时,我始终戴着口罩。
当晚,我来到了现在我所在的山东。

到山东后,遇到一件有趣的事。
小区物业听说我从上海来了,非要封我家的门,让我强制隔离三天,态度还很冲!我问他:“国家的新十条,你这不执行?”物业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外省来的一律封门三天,包括低风险地区。
”我说:“是哪的命令?文件在哪?”物业说:“你可以联系街道办,我给你个电话。
”我说:“是你跑到我家来封门,我不让你封,应该是你去找政府,拿文件给我看。
否则,你没有执法权,就算你封了,我也可以弄开门出去。
而且既然出了新十条,各级政府都要按中央的要求,依法行政,我不认为街道办会同意你封我门的做法。
”然后物业就没再联系我,也没封门,估计是去找街道办了。
转天,小区群里突然冒出一个通知,说本小区从现在起不再对外省人员封门了。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刷微博肯定没我勤,所以当时不掌握国家的最新政策变化,闹了点小插曲。
现在我跟物业聊挺好,大冷天的,谁都不容易,家门口的服务,咱还得指望人家不是,希望他们做好防护,陪整个小区一起平安熬过现在这波峰值。

一句话概括:我恰好在疫情最严重的三年跑遍了美国各地,又恰好在中国放开的当口回到祖国,还恰好在一线城市和十八线小镇都有放开后的一手观察。
所以比较中国放开和美国躺平的异同,挺合适!

但我说的话肯定不如专家的准确,权当给各位这几天聊天吐槽时加点佐料。
要想把握我国疫情和经济的准确走向,还请以权威信息为准。

05:26

相似点1:都是刚一放开,街上的人反而变少了,城市反而显得“萧条”。

正如有网友所言:“新十条”一出,没等解除绿码等要求落地,最先消失的是楼下广场舞大妈。

刚一放开,人流和消费反而骤减,这不是经济或政策问题,这是个心理学问题。
美国刚躺平时也是如此,让人出来,大家反而不出来了。

是的,美国也不是一上来就躺平。
纽约等不少大城市都封控过。
要知道,2020年疫情刚开始那会儿,虽然特朗普嗷嗷的魔幻躺平,但美国大城市,都是民主党地盘。
美国很撕裂,特朗普越躺平,民主党就越高调封控,直接自行颁布疫情封控措施,比如“强制口罩令”、“居家隔离令”、“宵禁”、“封城”。

纽约2020年4月“封城”18天,街上人去楼空,震撼全美,12月入冬,纽约又停摆了好几周,百老汇歌剧时不时就变鬼城。

只是,美国的“封城”,虽然也叫“lockdown”,跟中国叫一个名字,但执行得远不如中国到位,所以根本堵不住病毒。
但是,不到位的封控也是封控,当时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心理冲击很大,加上那时病毒死亡率很高,疫苗也没出来,很多人都很怕。
但封着封着,美国大城市的人逐渐发现,民主党的封控,反调唱得高,防疫效果很一般,还严重拖累经济、就业、消费,所以民主党后来也宣布躺平了。

继续说中美放开后的相似点:美国大城市刚放开时,大街上反而更安静了,加上美国国情中会产生流浪汉、瘾君子之类,城里刚一放开,反而变得萧条、破败、不安全。
但这不会持续太久——总有人更“浪”一些,愿意顶着病毒出门消费、蹦迪;也总有人更无奈一些,不得不顶着病毒上班。
当时,美国把后者称为“essential workers”,必要工种,从清洁工、快递小哥,到像我这样的记者、或者是警察,都属于这类人,工作必须顶着病毒线下见人。

这个问题,至今专家们仍在讨论,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模型。
原因很复杂,我就不乱写了,但结果就是如此——峰值来的时候,人人都阳,医疗紧张,很吓人,很焦虑,但峰值过后,大家总体上就趋于安全了,偶尔听说有朋友阳了,但并不是天天阳、月月阳、阳完了“重阳”。

下图是美国感染数的变化,峰值来时很吓人,但峰值一过曲线就会平缓。
这是2020年2月到2021年7月的数据,那会儿美国检测和统计是比较到位的,还没进入2022年“不检测就没人感染”的阶段。

说到这已经不少了,大家肯定看累了,中国放开与美国躺平的不同点,我简单说!

万的时候,中国大陆长时间0新增,妥妥的诺亚方舟。

来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