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人死!韩国惨剧刷屏了,但我们都在经历一场世界性踩踏惨剧…
2025-01-07 16:10:01
韩国发生踩踏事件死了153人
但实际上全世界正上演
另一场惨烈的踩踏事件
这个周末是万圣节前夕,韩国首尔黎泰院,据说吸引了十万人过去玩。现场的人几乎见缝插针,一丝空隙都没有:然后过于拥挤导致了“人群倒塌”:据说当时一部人已经被压住了,正在努力寻求救助;但是另一部分人还在后面拥挤,估计是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还在举手欢呼。


世越号沉船导致304名乘客和船员身亡,而后更牵扯出前总统朴槿惠“闺蜜干政”事件。


目前,梨泰院集体踩踏事故,共造成151人死亡,其中四人为中国公民。
相关失踪案件330余起,死亡人数还在上升中。

据韩联社报道事故中,绝大部分是学生和年轻人。




但其实梨泰院的地方非常小,从地图上看大概两公里左右。
事故发生的那条街,离地铁口非常近,很多人从酒吧出来都会走那条路。

梨泰院酒吧的万圣节预热活动也早在一星期前就已经开始了。
事发当天,压力巨大的韩国学生都跑来这里放松。
小小的梨泰院地区汇集了近十万的人流。
据亲历者介绍“当时路边摆了摊子给大家化特效妆,一堆人排队。
”由于人越来越多,现场很多人戴着口罩感到缺氧,现场有交警在指挥,但是巨大的人流量使得道路水泄不通,人和人之间的空隙非常小。

也有一些说法流传:第一个说法就是,根据现场传言,事故发生时,有明星出现吸引一群人涌向某个地方,从而导致了踩踏;第二个说法就是,有俱乐部分发了掺有毒品的糖果,从而导致了悲剧。

有留学生亲历当时的踩踏事件,并且在安全回家后讲述了具体情况。

而自己如果再晚十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死亡真的就在一瞬间……就靠意志坚持了一下。
”
“再晚几分钟,我可能也就没有了……”
“后面的男生吐了我一身,本来就稀少闷热的空气,但我还是张着大口呼吸着仅有的空气”
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子之下。
而人群的踩踏事故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一个又一个血点。
人类是天性爱群居的动物,人群就像磁铁一样对个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
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这个诱因可能是一只断掉的高跟鞋、洒在光滑地面上的一杯饮料、一股气味、一句话甚至不需要什么明确的诱因。
人毕竟不是椋鸟和沙丁鱼,我们并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





实际上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的没有空间扩张。
在最极端的踩踏事故中,人在遇难时甚至可以保持站立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急救手段显得爱莫能助,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互救也几乎不可能。

原先站立的人,也难保不会在最后一刻倒下。
美国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必须紧缩货币政策;而紧缩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带来衰退。
美联储不得已在钢丝上行走,小心翼翼地在控制通胀和避免衰退之间寻找平衡。
10月17日彭博社发布了一个预测。
其模型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内发生衰退的概率达到100%,远高于此前的数值65%。
欧洲处于俄乌冲突的前线,美国出声,欧洲出血。
气象专家预测,今年的拉尼娜现象预计将延续2022年到2023年冬季,欧洲在今年大概率会迎来一个极寒的天气。
如果能源危机无法解决,欧洲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

英国更是首相特斯拉在上任不到7周,就因经济原因被迫辞职。
英镑全年下跌20%,特拉斯就贡献了一半,幸亏英国央行临时紧急启动了65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这才避免了国债暴跌和养老基金崩盘可能引发的一场金融灾难。

美国民主党政府对本土电动车的补贴法案,受伤的先不是中国,而是美国欧洲的盟友和韩国。
他们纷纷表示补贴是赤裸裸违反了WTO的规则。
WTO的仲裁机制几乎已经失效,美国拒绝任命新的仲裁法官。
从货币层面,过去有钱就能买到一切。
现在和未来,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一切。
中国有美元,美国不卖高科技产品;沙特有美元,美国不卖最新的F35;华为有成熟的产品,美国要求盟邦不买华为的产品;俄罗斯有石油,美国要求制裁并设立价格上限。
谁是那个在拥挤人潮中故意挤人的人?谁又是那个最先倒下的受害者?
当我们在同情梨泰院集体踩踏事件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也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