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么容易得病?
2024-12-13 16:10:01
生命是如此复杂我们当心怀敬畏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作者:李月亮我有一个大学师兄,是80年代的硕士研究生,研究了多年微生物。
大概五六年前,他给我科普了一个健康概念。
直接颠覆了我的很多观念。
然后这几年我看了很多资料,也经历了自己的实践。
发现黄师兄确实是对的。
今天给大家讲讲。
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耐心读完。
01我们的免疫力,欠债了先从这一波大规模发烧说起。
大家知道,最近很多医院急诊爆满,尤其儿科。
虽然每年入冬,都会有一波感冒发烧的。
但今年的感染人数明显太多了,远超往年。
有的医院甚至创了建院以来的接诊记录。
很多人就开始担心,不明白为啥这么严重。
但世卫组织一位专家就云淡风轻地说,“正常的,别的国家解封后的第一个冬天也这样”。
我查了查资料,还真是。
日本、芬兰等等很多国家,在解除新冠封锁的第一个冬天,都是这个熊样。
原因很简单:新冠疫情的时候,人们长期戴口罩、用消毒水。
导致大家没啥机会接触病毒、细菌之类的病原体。
人的免疫系统也就没得到正常的锻炼。
今年大伙都摘了口罩,直面各种病菌。
而免疫能力又不行,既不认识坏蛋,也打不过坏蛋,很容易被击溃。
于是就纷纷被感染了。
业内管这个叫“免疫债”。
就是说,免疫系统该锻炼的时候没锻炼,欠债了。
等病菌找上门来,你就得加倍还债。
跟人类的很多事情一模一样。
平时不准备防洪,洪水一来,就被淹了。
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一来,就傻眼了。
02可以适当放几个病毒进来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人类世界如此,不明白微生物世界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就有很多错误的观念。
比如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对病毒必须严防死守。
离病毒越远,人就越健康。
所以认为多戴口罩,多喷消毒水,总归没坏处。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人的免疫系统,是需要通过实战来锻炼的。
它得时不时地接触病毒,才能准确地认识病毒,知道如何弄死病毒。
如果我们老戴口罩、喷消毒水,把自己跟病毒隔绝了。
我们的免疫系统没见过病毒,自然就不会防卫。
一旦遇到,多半打不过。
就像从来没见过小偷的警察,和天天抓小偷的警察,肯定后者更会抓小偷。
所以我今天要说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我们不要过分防范病毒,适度接触一些,对健康更有好处。
放一点点病毒到身体里,给免疫系统创造练习抓坏蛋的机会,很有必要。
注意这个“适度”很重要。
就是接触一点,保证我们的免疫系统既能得到锻炼,又能灭掉它。
不能大量接触,否则免疫系统扛不住,人就感染了。
03大部分细菌都是我们的朋友然而我来说一个真正颠覆认知的观念。
关于细菌。
其实相比于病毒,细菌对人的影响更大。
人身体里,生存着上百万亿的微生物。
其中绝大部分是细菌。
而现代人对细菌有一个巨大的误解——觉得它是坏东西,是会让人生病的,是应该消灭的。
大错特错啊。
其实人体里的绝大部分细菌都是有益菌和中性菌。
有害的只是极少部分。
一个成年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个细菌。
这些细菌遍布人体的角角落落,皮肤、口腔、肺、眼睛……到处都有。
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繁华细菌社区。
每个人,都是一个属于细菌的小宇宙。
是一个行走的菌群。
而这些细菌,可不是白白寄生的。
它们会帮助人体做很多事:帮助我们吸收营养,训练我们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生物入侵,合成维生素,甚至调节人体的喜怒哀乐……总之非常非常有用,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比如“细菌训练我们的免疫力”这件事,你可以这样理解:免疫细胞是咱家孩子,细菌是别人家的孩子们。
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大社区。
别人家孩子大部分是好的,但也有几个很差劲。
如果你为了防止咱家孩子被坏孩子欺负,费尽心思把他跟别的孩子隔离开。
那咱家孩子就没有基本的分辨能力和交往能力。
以后遇到好孩子,就可能攻击人家。
遇到坏孩子,也可能完全看不出来,被搞得很惨。
而如果咱家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大量接触形形色色的孩子。
他就更会分别谁好谁坏。
更知道怎么对付坏孩子。
他遇到过的孩子越多种多样,他的处世能力就会越强。
细菌和我们的免疫力,大概也是这样的关系。
人体内的细菌越多越丰富,就可以把人的免疫力训练得越强大。
可是这些年来,人类过多地关注致病菌,而导致细菌被污名化了。
一说起细菌,人们立刻觉得“会让人生病”。
所以就杀它没商量。
消毒液、抗生素、防腐剂……各种杀菌招数齐上阵。
而很多细菌,其实是友军,是我们身体必须的。
你不分黑白地把它们干掉,麻烦就来了。
除了导致免疫力变弱,还会引发很多疾病。
比如,你把肠道的一些有益菌群灭掉了,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你就可能出现肠炎、拉肚子、消化不良……各种毛病。
再严重点,可能还会得糖尿病、肥胖、肠癌、抑郁、过敏、类风湿等等许多病。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好几百种病,都跟人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系。
04不干不净,反而没病
最好的局面,就是和它们一起,和谐共存。
07远离抗生素
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
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
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新浪微博:李月亮。

大概五六年前,他给我科普了一个健康概念。
直接颠覆了我的很多观念。
然后这几年我看了很多资料,也经历了自己的实践。
发现黄师兄确实是对的。
今天给大家讲讲。
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耐心读完。
01我们的免疫力,欠债了先从这一波大规模发烧说起。
大家知道,最近很多医院急诊爆满,尤其儿科。

但今年的感染人数明显太多了,远超往年。
有的医院甚至创了建院以来的接诊记录。
但世卫组织一位专家就云淡风轻地说,“正常的,别的国家解封后的第一个冬天也这样”。
我查了查资料,还真是。
日本、芬兰等等很多国家,在解除新冠封锁的第一个冬天,都是这个熊样。
原因很简单:新冠疫情的时候,人们长期戴口罩、用消毒水。
导致大家没啥机会接触病毒、细菌之类的病原体。
人的免疫系统也就没得到正常的锻炼。
今年大伙都摘了口罩,直面各种病菌。
而免疫能力又不行,既不认识坏蛋,也打不过坏蛋,很容易被击溃。
于是就纷纷被感染了。
业内管这个叫“免疫债”。
就是说,免疫系统该锻炼的时候没锻炼,欠债了。
等病菌找上门来,你就得加倍还债。
跟人类的很多事情一模一样。
平时不准备防洪,洪水一来,就被淹了。
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一来,就傻眼了。
02可以适当放几个病毒进来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但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人类世界如此,不明白微生物世界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就有很多错误的观念。
比如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对病毒必须严防死守。
离病毒越远,人就越健康。
所以认为多戴口罩,多喷消毒水,总归没坏处。
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因为人的免疫系统,是需要通过实战来锻炼的。
它得时不时地接触病毒,才能准确地认识病毒,知道如何弄死病毒。
如果我们老戴口罩、喷消毒水,把自己跟病毒隔绝了。
我们的免疫系统没见过病毒,自然就不会防卫。
一旦遇到,多半打不过。
就像从来没见过小偷的警察,和天天抓小偷的警察,肯定后者更会抓小偷。
所以我今天要说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我们不要过分防范病毒,适度接触一些,对健康更有好处。
放一点点病毒到身体里,给免疫系统创造练习抓坏蛋的机会,很有必要。
注意这个“适度”很重要。
就是接触一点,保证我们的免疫系统既能得到锻炼,又能灭掉它。
不能大量接触,否则免疫系统扛不住,人就感染了。
03大部分细菌都是我们的朋友然而我来说一个真正颠覆认知的观念。
其实相比于病毒,细菌对人的影响更大。
人身体里,生存着上百万亿的微生物。
其中绝大部分是细菌。
而现代人对细菌有一个巨大的误解——觉得它是坏东西,是会让人生病的,是应该消灭的。
大错特错啊。
其实人体里的绝大部分细菌都是有益菌和中性菌。
有害的只是极少部分。
一个成年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个细菌。
这些细菌遍布人体的角角落落,皮肤、口腔、肺、眼睛……到处都有。
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繁华细菌社区。
每个人,都是一个属于细菌的小宇宙。
是一个行走的菌群。
而这些细菌,可不是白白寄生的。
它们会帮助人体做很多事:帮助我们吸收营养,训练我们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生物入侵,合成维生素,甚至调节人体的喜怒哀乐……总之非常非常有用,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比如“细菌训练我们的免疫力”这件事,你可以这样理解:免疫细胞是咱家孩子,细菌是别人家的孩子们。
别人家孩子大部分是好的,但也有几个很差劲。
如果你为了防止咱家孩子被坏孩子欺负,费尽心思把他跟别的孩子隔离开。
那咱家孩子就没有基本的分辨能力和交往能力。
以后遇到好孩子,就可能攻击人家。
遇到坏孩子,也可能完全看不出来,被搞得很惨。
而如果咱家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大量接触形形色色的孩子。
他就更会分别谁好谁坏。
更知道怎么对付坏孩子。
他遇到过的孩子越多种多样,他的处世能力就会越强。
细菌和我们的免疫力,大概也是这样的关系。
人体内的细菌越多越丰富,就可以把人的免疫力训练得越强大。
可是这些年来,人类过多地关注致病菌,而导致细菌被污名化了。
一说起细菌,人们立刻觉得“会让人生病”。
所以就杀它没商量。
消毒液、抗生素、防腐剂……各种杀菌招数齐上阵。
而很多细菌,其实是友军,是我们身体必须的。
你不分黑白地把它们干掉,麻烦就来了。
除了导致免疫力变弱,还会引发很多疾病。
比如,你把肠道的一些有益菌群灭掉了,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你就可能出现肠炎、拉肚子、消化不良……各种毛病。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好几百种病,都跟人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系。
04不干不净,反而没病
最好的局面,就是和它们一起,和谐共存。
07远离抗生素
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
新书《好的人生,不慌不忙》当当网热卖中。
微信公众号:李月亮。
新浪微博: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