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陈光含冤离世,她的妻儿处境如何?罗荣桓夫妇的做法很暖心

2025-01-29 00:10:01

革命战争时期,陈光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猛将,曾接替林总,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八路军115师代师长等重要职务,在全军有着不小的声望。

陈光性格暴躁,为人耿直,不懂灵活变通,与上级的关系紧张,在和平年代,那是致命的缺陷,为他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1954年6月,长期被软禁、蒙受冤屈的陈光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令人感慨万千。
陈光含冤离世后,妻儿因他受到一定的牵连,好在罗荣桓夫妇的帮助,渡过了难关。

出色的战将

1905年,陈光出生于湖南宜章一贫苦家庭,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了三年私塾,后来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弃学务农。

大革命时期,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陈光是其中的一员。
在当地共产党员陈东日等人的介绍下,加入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军经过宜章县,陈光非常高兴,拿出收藏的十来支枪,成立了农民赤卫队,追随起义军参加了湘南暴动。

晚年,原红二方面军领导人萧克回忆道:当初陈光能献出十来支枪,那可不简单,为暴动的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久,陈光追随朱德、陈毅来到井冈山,成为红军战士的一员。
陈光年轻,有些文化,且作战英勇,很快被组织委以重任。
林总

红军反“围剿”的一次战斗中,林总的指挥所被敌人包围,情况非常危急,关键时刻陈光带着突击队拼死冲锋,将林总救了出来,自己挂了彩受了伤。

战后,不善言辞表达的林总多次来医院看望陈光,并且一再感谢相助之情,为他向上级请功。

1933年,党中央成立了“ 少共国际师”,该师共青团员占比过半,且平均年龄在18岁,属于党组织培养的后备力量。
在师长和政委的人选上,经组织反复考虑,年仅18岁的陈光担任师长,政委则是17岁的肖华,两人都非常年轻。

红军长征期间,陈光率领红二师四团,一天狂奔120公里,创造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奇迹,成功打开了红军的北上之路,功不可没。

陈光有勇有谋,屡立奇功,在红军长征中贡献颇多。
西安事变后,陈光接替林总,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陈光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广阳等战役,歼灭大量日伪军。

林总被友军误伤,赴苏联治疗期间,由陈光担任115师代师长,与罗荣桓一起带着主力进入山东发展。

陈光出色的指挥,让115师主力很快在山东扎稳脚跟,建立了稳固的抗日根据地,有力威慑了津浦铁路的日军。

八路军在山东地界不断发展壮大,让日军骨鲠在喉,集结八千人马,配合飞机、坦克、大炮,扫荡根据地,与115师主力决战。

日军兵分九路突然袭击,115师并未提前得知,一时间陷入极大的被动。
在最危险的时刻,陈光守在阵地前线,命令各部队不惜代价,白天坚守阵地,等夜间突围。

在陈光的鼓舞下,八路军战士英勇奋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战事最激烈时,师部机关被日军攻击,陈光指挥一个特务连与敌人展开白刃战,保卫了师部的安全。

此役,115师损失较大,一些干部有怨言,尤其是对陈光的不满。
关键时刻,搭档罗荣桓挺身而出,鼓励了陈光的同时,稳住其他人的情绪。
在山东,陈光的威名不小,他与搭档罗荣桓团结合作,密切配合,有“陈罗”之称。

此后多年,八路军山东根据地的迅速壮大发展,粉碎日军多次扫荡,陈光作为军事主官是功不可没的。
为此,日军有关部门专门研究陈光这个人,成立了一个所谓的“陈光部作战研究”。
敌人的尊重,就是对陈光最大认可,他是一员出色的高级指挥官。

大授衔前含冤离世

陈光革命资历深,在军中担任的职务高,如果参与1955年全军大授衔,起码是上将军衔,甚至有希望授大将军衔。

遗憾的是,1954年6月,大授衔的前一年,陈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年仅49岁。

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为何会走极端呢?这与他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陈光在山东主持工作期间与多位领导人有冲突和嫌隙,一时间未能消除误会。

近四年的解放战争中,陈光在东北效力期间与林总有不小的分歧和矛盾,因此在职务上不是很突出。

1949年四野大军南下,陈光担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尽管陈光能力突出,但是身为高级干部,做事显得有些无组织无纪律了,违反了规定。

比如,陈光未向组织和上级请示,就培养了一批地下党,对香港地区进行渗透工作。
除此之外,陈光未经请示,擅自招收一批烈士子弟训练,同样是违反纪律的一件事。

当时的香港还未回归,中央对港政策是十分慎重的,陈光此举,无疑是不应该的。
当然,陈光所做的两件事,都没有太大私心,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未雨绸缪。

可这么做很容易引起误会,叶剑英得知此事,亲自找他谈话,希望能够积极认识错误,做出深刻检讨。

陈光认为,这完全是小题大做,自己的问题并没有说的那么严重,拒绝组织上对自己无原则的批评。

组织上认为陈光对抗,有抵触情绪,造成不良影响,从严处置,开除了他的党籍,将他软禁起来了。
陈光性格刚烈,万般无奈之下,于1954年6月选择自焚,年仅49岁。
陈光病逝后,留下妻子史瑞楚和两个孩子,三人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处境并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史瑞楚与陈光结婚,媒人正是罗荣桓夫妇。
得知陈光离世,罗荣桓为老战友感到惋惜,他也无法改变结果,尽最大努力照顾一下陈光的家人。

每逢过节,罗荣桓夫妇会主动邀请史瑞楚和两个孩子到家做客,聊聊家常,宽慰一下她。
史瑞楚在生活上有困难时,罗荣桓夫妇也会慷慨相助,帮她解决了不少问题。

罗荣桓病逝后,妻子林月琴仍旧对史瑞楚照顾有加,把她当姐妹。
特殊十年里,史瑞楚受到不小的冲击,吃了不少苦,好在一切都熬过来了。

八十年代初,许多曾经蒙冤受屈的老干部们陆陆续续被平反了,陈光的情况特殊,牵扯到许多位高权重的人,一时间无人为他平反。

关键时刻,由林月琴牵头,联合十余人向陈云写信,要求为陈光平反。
在林月琴的努力下,组织重查陈光的问题,于1988年为他恢复了名誉。
得知丈夫获得平反,史瑞楚激动地直流泪水,非常感谢林月琴的帮助。

在帮助陈光家人的问题上,罗荣桓夫妇的做法很暖心,体现出深厚的战友情。
陈光能够获得平反,林月琴的帮助非常关键,她是一位热心的元帅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