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叶剑英力荐粟裕出任军委副主席,结果却成了人大副委员长
1979年,叶剑英力荐粟裕出任军委副主席,当时“十年动乱”已经结束,国家和军队都急需改革,尽快适应世界局势,叶帅心里最适合主持这场改革的人,就是粟裕。
结果粟裕没当上军委副主席,反而成了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975年1月,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开始主持中央和军委的日常事务。
邓小平的处境好转,党内的一些老同志也跟着好转了不少,尤其是粟裕。
军委常务委员会成立后,粟裕就来到了邓小平身边,协助邓公整顿军队的工作。
没想到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接连失去了周总理、朱老总和毛主席三位伟大领袖,中央局势骤然转变。
时任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察觉到了“四人帮”的蠢蠢欲动,联系到了粟裕,要求他一定要做好准备,确保中央的稳定和安全。
其实粟裕和叶剑英私交并不深,新中国成立之前,两人几乎没有接触过。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又因为伤病的原因出国休养,1958年,粟裕受到错误批判离开了部队,被“贬”去军事科学院工作。
说来也巧,当时叶剑英正好是军事科学院的院长。
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叶剑英对粟裕越来越了解,对粟裕也越来越欣赏。
在粟裕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叶帅几次挺身而出,替他说话。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叶帅和粟裕等人强强联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
此事过后,粟裕在党内的处境逐渐好转,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党中央,将自己的军事经验和世界各国的军事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9年,叶帅力荐粟裕出任军委副主席,主持军队改革相关事务。
“十年动乱”让新中国整整停摆了十年,本就落后于世界的我们因为这十年落下的更多了,西方国家早就实现了军队的现代化,而我们才开始实行军改。
叶剑英认为,粟裕是最适合出任军委副主席的人选,他对于现代军队、现代战争的理解,远远超过军队中的其余人。
只可惜,粟裕最终也没能当上军委副主席,反而出任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对于这样的安排,很多人都感到不理解,粟裕向来有“战神”之称,这么优秀的军事干部却不让他在军队工作,实在是可惜了。
粟裕本人也是希望回军队工作的,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一直萦绕在粟裕周围,影响着他的仕途。
粟裕虽然早就复出工作了,但是1958年受到错误批判一事情一直都没有公开澄清,叶帅让粟裕将当年的事详详细细写下来,整理成一份报告送到中央,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粟裕将报告送上去后,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1984年,粟裕因病去世,直到他临终的最后一刻,都没能得到一个公开的澄清,这件事成了粟裕一生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