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针对性的深度开发俄罗斯客户?

2024-12-12 16:10:01

点击关注,围观没道理。

一、礼仪篇:

(一)礼节礼仪

1、言谈中“对不起”、“请”、“谢谢”常用到; 2、外出时,总习惯衣冠楚楚。
衣扣要扣得完整,不会将外衣搭在肩上或系在身上; 3、前去拜访俄罗斯人时,进门后需自觉脱下外套、手套和帽子,并且摘下墨镜。
这是一种礼貌。

(二)称谓与问候 俄罗斯人初次见面时握手为礼,同时报出他或她的姓名。
朋友之间见面问候时常用拥抱和亲吻面颊。

(三)款待与馈赠 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作礼品是受欢迎的。

(四)信仰忌讳 1、俄罗斯联邦主要宗教有俄罗斯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犹太教和佛教; 2、他们对盐十分崇拜,并视盐为珍宝和祭祀用的供品。
认为盐有驱邪除灾的力量。
如果有人不慎打翻了盐罐,或是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不和的征兆; 3、他们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思想观念。
认为左手握手或左手传递东西及食物等,都属于一种失礼的行为; 4、他们忌讳“13”数。
认为“13”是个凶险和预示灾难的数字。
5、他们特别喜欢“7”这个数字以及单数,送礼物千万不能送双数,忌讳。

二、打交道篇:

关系导向型社会的人与生意导向型社会的人差别很大。
在美国这样典型的生意导向型国家里,陌生人之间可以很快坐下来谈生意;而在中国、日本这样关系导向型的国家,销售人员很难在与客户第一次见面就进入正题,往往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准备和铺垫。
搜索微信公众号名称:外贸充电站,永久关注汇聚全国数万外贸精英的掌上学习平台。

俄罗斯也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导向型国家。
俄罗斯商人在陌生人面前比较保守,但对朋友,或是他们认为是朋友的人,会亲密得多。
因此,如果想要与俄罗斯商人建立一种较为长久的合作关系,那么,就应该设法成为他们的朋友。

目前俄罗斯商人与西方公司打交道越来越多,就总体表现而言,与西方商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有一点是别具一格的。
一般来讲,如果俄罗斯商人愿意与你做生意,他会表现得很诚恳,在交往过程中也会对你充满信心。
他们认为你能够信守承诺、保证产品质量。
然而,如果最后的结果与他们的期望出现较大的差距,情况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中俄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早几年前,一家省级外贸公司与一位俄罗斯客商签订了一笔价值20多万美元的易货合同,以轻工产品换取“莫斯科人”牌小汽车。
在谈判期间,中方去俄罗斯拜访该客户,受到了热情接待。
该客户回访中国时也是兴高采烈,还在宴会上即兴表演民族舞蹈。

合同签订以后,中方按时将合同规定的第一批6个40尺柜货物运抵霍尔果斯口岸以备交换。
这时,俄方却通知说他们的货物由于货源紧张并未备妥,但希望中方按时过货。
当时,中方货物已不可能再运回内地或作临时处理,于是带队经理下决心按原计划交货,并同时带领业务人员随货出境以监督俄方出货。

中方之举使俄方客户大为感动,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尽早将中方所需货物发运完毕。
在中方人员焦急地等待了近3个月之后,俄方客户猛然将可分批交货的60辆崭新的小汽车一次性运到口岸交给中方,后来一打听,原来俄方原计划从汽车厂直接购货,由于准备不周,使定单落空。
无奈之下他们花了高价从汽车经销商那里一次性购买了这批汽车。

业务进行到这一步,已与原合同各条款规定相去甚远,中方人员虽欣赏俄客户办事痛快,但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果然在最后结算时,俄方提出,由于汽车货源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使得成本上升,要求加价;时值该种小汽车在中国国内价格一路下滑,中方也提出由于俄方不按合同规定按时交货,使得中方利益受损。
俄方不听解释。

双方在重新调整汽车作价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导致中方后续交货数量无法确定,谈判几近破裂,当地外经贸委出面调解也无济于事。
俄方客户极为恼怒,并且拒绝由中方公司继续作为后续货物的发货人。

虽说此事最后以中方公司按双方最后议定的货物作价办法,将合同余额付给了俄方重新指定的发货人作为了结,但双方也都失去了再次合作的可能。
双方由最初的极度信任转变为极度不信任。

这位外贸经理事后总结的时候,坦言了自己的迷惘:如果上述的事例再发生一次,他仍然不知应该怎样做才会使双方都满意。
也许干脆不做这笔生意了才是最佳选择。

但是好机会来了,又有谁不想做呢?

友情尺度问题要因人而异,也要就事论事

如与俄罗斯商人做生意的付款方式问题,T/T或L/C即期对卖方而言方便安全,这些付款方式在发达的西方市场运用广泛,但在俄罗斯却行不通,因为俄罗斯银行系统运作极不稳定。
易货、赊销和记账贸易很流行,
其中的原因,除了银行不稳定之外,很重要的就是贸易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在起作用。

在俄罗斯,若说他们易反目则是因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一旦希望落空,他们会觉得受了欺骗,这当然不能忍受。
在俄罗斯,生意、友情和相互了解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办法分得开。
这一点,对于想同俄罗斯人做生意的人来说,需要认认真真进行考虑。

跟俄罗斯商人打交道,中国厂商要向俄罗斯商人表现自己的优势。
你的卖点可能是产品质量优良,也可能是相关产品已在俄罗斯健康委员会(或其它类似的机构)注册过,也可能是有竞争力的价格。
如果你给他打折,那你就应该向他特别申明——这个折扣只是给你的,这样会使你的客户乐不可支。
打折也有技巧,初期可以先给一点小折扣,合作久了,定货量大了,再给大一点的折扣。

但是不管怎样,如果在实际的交往中,向俄罗斯商人表明你如何看重他,如何期望与他合作的话,那么,就容易使他们产生与你真诚合作的愿望。
另外,还要注重合同契约的重要性,把重要的可能发生问题的要点都写入合同条款。
中国的两句古话是值得借鉴的:“亲兄弟,明算账”以及“丑话说到前头”。

应对俄罗斯买家,应该注意追踪和跟进买家,乘热打铁,避免对方善变;对俄罗斯人要用“本地化”策略。

目标太远大无法实现?

只要你能找到方法努力前行

越努力,越幸运

选择正确的路,走近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