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失败的大型工程项目?

2024-10-26 08:10:02
穆巴拉克超级泵站,规模世界第一授权自www.zhihu.com/answer/302481965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全国98.5%的人口都挤居在尼罗河的沿河平原和三角洲上,这片富饶的流域使埃及的人口从1960年的2700万增长到了今天的近1亿。
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埃及的土地和粮食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埃及人均耕地仅0.55亩,粮食安全问题成为悬在埃及人头上的利剑。
埃及的人口与人均淡水量变化 (Abdel-Wahaab, 2003)埃及人也一直在治沙填海开垦新的土地,但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土地开垦的速度,因此早在50年代埃及政府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占国土总面积37.6%的西部沙漠。
经过专家勘察,表明这一地区有4725万亩的土地经治理后适合耕种,而这一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利用,对于埃及人来说这块地方将成为新的尼罗河谷。
1958年纳赛尔总统启动了开发西部沙漠的计划,他将这项工程正式命名为新河谷项目,计划用井水来灌溉农田,项目所在的省也被命名为新河谷省。
但很快纳赛尔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耗费远非当时刚刚立国的埃及所能承受,因此这个计划被放弃了。
但随着1971年阿斯旺大坝的建成,纳赛尔湖的蓄水量达1640亿立方米(5倍于三峡水库),相当于尼罗河两年的流量。
这增添了埃及政府开发西部沙漠的信心和决心,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自然环境等进行了综合研究,最后确定了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
穆巴拉克在工程启动仪式上1997年1月9日,穆巴拉克总统正式重启了新河谷计划(普遍称为图什卡工程),计划包括在阿斯旺水库附近的图什卡湾建一座巨型扬水站,并修建长70公里的主渠道和4条28公里的支渠构成灌溉网,每年取水50亿立方,将图什卡(Toshka)洼地附近的土地开垦为300多万亩良田。
尼罗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在80年代遭遇了世纪大旱,但在90年代这里的雨水又多得异常,1998年10月上游突发了一场巨大的洪水。
人们担心水库太满从坝顶溢流,埃及政府也没有信心,因此打开了上游的一处溢洪道,洪水扑向北面的图什卡洼地,每日流量高达数千万立方,在2个月内这里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群。
有趣的是,这些湖泊的形成是由航天员首先发现并向世界公布的,因为它们总面积达1540平方公里,相当于多半个多太湖,这可能是人类观察到的最快的湖泊形成过程了。

00:02

看到这么多水奔向沙漠,埃及政府深受启发,在工程开始后不断地扩充规模,细节和论证却又始终不明,连投资主和施工方都是一头雾水。
最终的方案规模远超1958和1997年的版本,高达865亿美元,预计20年内完工。
媒体将其称为“穆巴拉克的金字塔”。
相比而言,我国三峡工程总投资260亿美元,真是小巫见大巫。
图什卡工程远景引水方案示意在三期工程结束后,通过日抽水量达2500万立方米的穆巴拉克泵站可以每年取水50亿立方,为埃及用水量的十分之一。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到,最终灌溉渠可以将西部沙漠中的可耕地和6个主要绿洲连为一体,构成和尼罗河并行的一条新河谷。
若整个工程顺利完工,开发面积将达26万平方公里,46%的西部沙漠土地将得到开发利用,其中耕地面积达到1890多万亩,相当于再造一条尼罗河谷,为埃及立下不世之功。
在这个大开发区内除兴建农业区外、还将建立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旅游区,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吸引人们迁往新河谷,减轻老河谷承受的压力。
但是,和其它埃及的国家工程一样,图什卡工程一直受到管理不善、土地黑色交易、军队插手和缺乏外部投资的拖累,这个工程在投资了60亿美元后成功地烂尾了。
本来项目计划在最先一期结束后能利用水库中十分之一的水量灌溉约350万亩新开垦土地,但现在这个目标只完成了3%,穆巴拉克泵站21台怪物级的水泵只有1台在工作,干渠距离最近的巴里斯绿洲还有60公里。
由于经济困难和第一阶段出现的技术和生态问题,第二和第三阶段已经被永久搁置。
图什卡一期工程的理想与现实已经开垦的土地上,沙漠耕作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大量的土地由于盐分太高而需要昂贵的前期处理,而且土壤中较高的黏粒的含量使得机械化作业十分困难,在此投资的十家农场十年以来都未能盈利。
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不高,大量水资源因渗漏而白白浪费。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埃及发生社会动荡,穆兄会强烈反对这种穆巴拉克主导的大型基建项目,民众也称之为沙特的土地掠夺,因为只能搁置下来。
巨型的Sheikh Zayed引水渠图什卡项目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当初美丽的副产品图什卡湖群在没有了水源之后迅速干涸殆尽,它带来的环湖水草和丰饶鱼群只剩下一地鸡毛。
上游的苏丹、埃塞俄比亚以及当地的土著努比亚人(对,和中兴的手机同名)也强烈反对该项工程。
这个项目耗资巨大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又相当匮乏,生产的粮食面对进口产品没有任何价格竞争力。
除了缺水以外,这里还缺乏农民,这些荒漠对三角洲的居民来说毫无吸引力,埃及人坚信“在三角洲待一年,也不要在沙漠中过一天”。
劳动力短缺使得农场工作寸步难行。
而且,这里处于和苏丹、利比亚相邻的边境地带,安全问题堪忧,发生过多起恐袭事件,更使外资望而却步。
意外得来的图什卡湖群曾给沙漠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不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图斯卡工程最初由政治强人推动,立项和方案没有经过仔细论证而且在后期随意扩充,政治意志完全压倒了科学依据与工程决策,项目的实施也根本没有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埃及政府有意压制对项目的议论,它在埃及甚至成了禁忌话题。
埃及的世纪工程多数停留在图纸上除了南部的图什卡工程外,埃及还有许多农业开发的雄心壮志,如引尼罗河水灌溉西奈半岛的和平渠工程,也是在1997年动工,主体工程是穿越苏伊士运河的涵洞,早已经修建好了,但后续的开发过程一直很缓慢,原计划要在西奈半岛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开垦60万费丹(合378万亩)的农田,只完成了五分之一。
渠道穿越运河的涵洞还是很壮观的参考:Deputy, Emmarie. Designed to deceive: President Hosni Mubarak's Toshka project. Diss. 2011.Warner, Jeroen. "The Toshka mirage in the Egyptian desert–River diversion as political divers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30 (2013): 102-112.El-Shabrawy, Gamal M., and Henri J. Dumont. "The Toshka Lakes." The Nile (2009): 157-162.Abdel-Shafy, Hussein I., and Mona SM Mansour. "Overview on water reuse in Egypt: present and future." Sustainable Sanitation Practice 14.1 (2013):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