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757八门满分,这个冲破「二八定律」的江苏女孩给所有寒门子弟提了个醒
2025-01-13 08:10:02

微博上最先报喜的,是江苏淮安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初三女孩,张心妍。
总分770分的卷面,她考得757分的成绩。
12门功课,有8门拿到满分。
剩下的4门学科里,英语和化学两科,离满分也仅有1分之差。


张父白天跑运输,晚上再找点零活补贴家用。
母亲要照顾一家老小,迫不得已将重心放在身体孱弱的大女儿和年幼的小儿子身上。
生活的压力,没摧毁女孩一颗向阳的心。
她体贴双亲的不易,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写全家人的命运。





每一天的中午,学生们错峰吃饭。
她总是那个最迟去食堂的人,缩短排队买饭的时间,抓紧零星分秒用来学习。
看到张心妍取得的成绩,班主任连连给予肯定:“在自律这块,她是很好的。
既聪明又勤奋,这个分数是她应得的实力。
”






或是讽刺她的努力,是“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早晚会成为“扶弟魔”。


”甭管外界闲言碎语,她只奔着最高的山头,追星逐月,终未负韶华。




可张心妍却打破这个困境。
拼不了教育资源,那就拼自己。
越是寒门,越要自律自省自强不息。
就像是大家都在抹黑洗衣服,有的人手洗,有的人能用洗衣机。
在灯亮之前,手洗的人如果能够反反复复多洗几遍,将衣服的角角落落都擦拭干净,也未尝比不过洗衣机。
毕竟,大家洗的都是同样一件白衬衫。
写至此,我脑袋里突然蹦出小说家凯鲁亚克《在路上》中的一段话:“我要和生活再死磕几年。
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注定铸就辉煌。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请向我开炮。
”02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驼住了无数次日落。
我不觉得张心妍怀着“改变全家人命运”的心愿,严于律己的那三年学习生涯,是错的。
九年的寒窗苦读也好,若干载的奔波劳碌也罢。
人这一辈子,命运走向、运势起伏,都和“自律”永远保持正相关的关系。
举个例子,疫情阴影下的2020年。
“211工程”的延边大学,在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劝退14名博士,122名硕士。


其中入学最早的学生,在2002年入学,“读博”18年之久都没有顺利毕业。


一部分攀爬的孩子把高考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次努力,好不容易抵达了第一个节点,却把它当作终点。
懒散怠惰虚耗青春,混丢了自己。
和往后更高塔顶的风景,失之交臂。
另一些孩子,把每一个节点视为新的起跑线,按行自抑,攀上长梯,埋头耕耘。
有朝一日,终会等来腾飞之日,赢来大展宏图之地。
03继续看2020年,华为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出百万年薪,招募了两位“天才少年”。

输了本科,张霁下定决心要用考研读博来完成人生的蜕变。
他不是天才型选手,于是在大一入学,就落实了自己的“翻身计划”。
上课永远坐第一排,空闲时间全部泡在图书馆。
最终拿下全国ITAT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资格认证证书,问鼎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华科大。
即使登上了科研的殿堂,张霁也没懈怠,继续厉兵秣马,披荆斩棘。
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TC、DAC、ICPP、SIGMOD、TPDS等难如登天的顶级期刊上,发表8篇论文。
时间是公平的,只要有你足够的目标感和执行力,自然会给你带来惊喜。

高三班主任戴老师评价她,着重强调了四个字:“沉稳、自律。
”2018、2019年她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2019年参加NCIS优秀博士论坛;2019年9月获得CCF存储专委会优秀论文奖;同年10月到次年1月在西部数据日本研究院实习,任高级研究员……

持续精进自己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成为大器。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
是他们过早停止了奔跑。
04放眼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在人生中“死磕”到底的人。
文学界,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四小时,跑步10公里,雷打不动。
至今为止,他坚持了已有40个年头。
高强度的自律,产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就是成为一代文学大师的秘密。
商界,王石曾在2014年的一场读书会上,透露自己对书籍的狂热。
“我对书最如饥似渴的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每天都会看,曾像追剧一样追书。
”就是这种被无数人嗤之以鼻的“傻瓜式”坚持,让王石及时了解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新讯息,和时代不脱节。
长期养成的习惯,在商场上升级成超强的学习能力、超快的执行能力、坚定的决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这就是商界大佬屹立不倒的秘籍。
最高级的自律,一定会让你逐渐优于过去的自己。

20%的家庭,过着令人奢望的生活;80%的家庭,劳劳碌碌过着差不多的日子。
如我一般,如张心妍、张霁、姚婷的家庭一般,大多数人都处在后者。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人脉又少,甚至连孩子的小学数学都看不懂,困于职场更不能每天定时定点地守在孩子身边,给予陪伴和引导。
我们自己呢,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步入社会,像孤军奋战一样,想要出人头地,必须自立自强。
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自律”,是因为我们只能靠自己。
丢掉人性里的惰性,突破“二八”人生,让自己从“八”中的一员,跃升到“二”中去。
把拼搏的痛苦,转化成享受一步一步登上云梯一览众山小的动力。
像知乎上的那个问答。
“为什么大佬们都那么自律且克制?”“并不是成了大佬才自律且克制,严格来讲,是因为他们自律且克制才成为了大佬。
”05媒体采访张霁时,他说的一段话惊艳众人:
“在日升与日落之间往复着如此平凡的每一天,我其实并不知道某时某刻将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情商,不是人脉、兴趣,不是勇气和长相,是日常每一天里的坚持。
没有穿梭在耀眼的星光舞台,没有踏上惊心动魄的旅途,于是,大多数时候我以为我过着普通的日子。
但事实上,只是我当时以为的普通的一天或是一年,在时隔多年后想起,原来就是在过去那样普普通通的一天里,决定了未来的际遇。
”
向着长期的目标,征服时不时充当拦路虎的惰性,用持之以恒恶的激情,打败人性弱点。
没有天生如此,只有天天坚持。

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不断巩固自己的实力,源源不断地进行自我勉励,才能有机会成为第一个撞线的人。
成功的要诀只有一个字:忍。
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
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
你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严于律己,一步都不能让。
如《激情岁月》里说的那样,人的内心,总会有一个声音,完全按这声音作息,这个人就会成为传奇。
-END-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
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