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2.3万例,但我更想说说那个悄悄“清零”的地方......
2024-11-13 08:10:01
就在刚刚,上海新增2.3万多例的消息,再次冲上热搜第一。

这个地方就是吉林。
从3月初发现本轮疫情第一例病例开始,直到今天,吉林省的人们已经与奥密克戎病毒鏖战了整整38天,累计确诊超过37000例。






许多人甚至担心吉林的春耕的问题,一旦不能在这个季节播种,农民的收成就是大问题,全国粮食的供应也是大麻烦。

终于,就在昨天,吉林市迎来了社会面的全部清零!

什么是社会面清零呢?简单点来说,就是所有的新增都是来源于管控区,社会上已经没有阳性感染者。
这也就意味着,病毒的传播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接下来只要保持势头,吉林市便很快就能解封。
下一步,就是全力支援长春,实现全省的社会面清零。
一旦达成,复工复产复学便指日可待!其实早在之前,吉林下决心说要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只是并没有被人在意,还有人在冷嘲热讽和唱衰。


而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一群团结、勇敢、坚强、率直的吉林人。
他们没有去想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们没有那么多矫情和做作,他们更没有力气去理会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
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抗疫,去奋斗,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为了实现社会面清零,你根本不知道,每一个吉林人,都付出了什么。

那个时候吉林还下着大雪,零下十几度,冰天雪地,因为怕上厕所影响速度,“大白”们直接穿上了纸尿裤。
尿直接顺着大腿往下淌,鞋子进了尿直接冻成冰。










最让人破防的是那个叫“王春霞”的防疫工作者。
下飞机的时候,她突然得知母亲去世,可是她回不去了,只能朝着母亲的方向磕头痛哭。

这种暖流是双向奔赴的,不仅仅是防疫人员在努力,每一个吉林人民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对抗疫的支持。
吉林市有1800名透析患者,一个热心市民挺身,他自己出钱,自己出车,自己出入,免费为这些患者接送。


有同行问他:怎么跑了200多公里才入账30多块?他笑笑说:我拉的都是防疫人员,不能收钱。

这一坚持,便是半个月。




最让全网心疼的是那个隔离点的七岁小女孩,她一个人默默穿好防护服,乖巧地听从安排,不给防疫的叔叔阿姨们添乱。

疫情下的吉林,每一个防疫人员,每一个普通人,都在竭尽全力贡献一份力量。
截止到目前,总共有32支队伍5489名医护人员驰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浙江、重庆……许多的兄弟省份派出了他们的支援,帮助吉林度过难关。

也正是在这群人的傻傻坚持下,在他们30多天的浴血奋战下,迎来了吉林市社会面的全部清零。
吉林人民从不比任何其他省市做得少,也从不比任何省份做得差。
只是,作为常常自嘲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之一的吉林人,早就已经习惯了低调。
话由别人说,事儿还是得自己上手干。
面对诋毁和质疑,吉林人从不花时间辩驳,他们宁愿咽下委屈,把这些时间花在更值得他们为之付出的地方。
希望那些键盘侠们在嘲笑和挖苦他们的时候,能多看看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少点偏见和地域黑。

它没有丰沛的经济,没有惹人注目的地标,有的,只是一片广袤、肥沃的黑色土地,和一群宽容、朴实、憨直的人。
可也正是这片土地和这群人,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喂饱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
吉林是中国的粮仓,年产量达807.84亿斤,中国粮食产量前五的县都位于吉林,它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句话说得好:东北人能处,有事他是真能上。
就像在2020年初,武汉暴发疫情后,最早支援武汉的,便是老大哥吉林。
吉林省,就像是班上最勤奋却又最低调老实的那个老大哥,即使没人看到我也没关系,只要我做好了就问心无愧。
可吉林,不该只是东北的吉林,更是中国的吉林。
只有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少点攻击,少点嘲讽,才能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眼下已是四月,吉林的春天,已经悄然而至。
我相信,吉林疫情即将过去,长春也会马上迎来清零的那一天。
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