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梗爆火,老外挤爆中国背后,释放了很强的信号……
2024-10-21 00:10:01
“city不city”成了城市化、洋气的代名词,是歪果仁打卡中国时的经典口号。
爆梗的背后,是大量外国人疯狂涌入中国,前几天,界面新闻的周报显示,上海入境的外国人暴增191.5%!

大量外国友人涌入中国,品尝美食,欣赏美景,也包括体验中国高科技的国产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
前段时间,一个外国博主来中国体验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后,被馋哭了。
整个视频,他的嘴巴就没有合拢过,一直都在惊呼:酷毙了!我的天哪!太舒服了!


得知价格后,他被彻底震撼了,情绪一激动开始“口吐芬芳”:玛德,感觉这么多年我们在北美被卖车的人给狠狠地宰了!

其实,不止是这一个博主。
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只要接触到新能源汽车,都会啧啧称奇。
有一位德国的小姐姐看到满大街的电车,不禁倍感惊讶:一切都是电的,没有引擎声,这怎么可能?!


因为在油管上,大部分的外国网友都在安利NIO。





车把手自动弹出,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托就出来了。





李斌也曾说:中国是全世界最开放的汽车市场。

传统的BBA,更是油车中的三巨头,开得起这些车的,非富即贵。
但想象不到,我们自己的品牌,现在也能馋哭外国人。
实际上,特别是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飞速发展着。
欧洲进口中国新能源车的数量一路飙升。
有德国媒体指出,去年第一季度进口的中国新能源车是7.8%,今年同期比例涨到了28%!

无数欧洲老牌车企一脸懵逼:这几年居安不思危,没想到中国的新能源车早已经换道超车,足可以跟他们掰掰手腕了。

这几年,老牌豪车的销售量都是一路下滑。

除此之外,奔驰,宝马、奥迪等名车,也都持续走低。

但没想到,在新能源汽车的打压下,这些豪车把脸都给跌没了。
而作为它们背后的生产国,为了保证销售量,就开始疯狂打压中国的新能源车。
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加收关税,最高的竟然加收到38.1%!

之前,美国一位博主出于好奇网购了一台中国生产的“三蹦子”,开箱视频发出后,引起轰动。
然而,就是这个中国农村最常见的“三蹦子”,在美国火了之后,竟然被制裁了!原因竟是因为我们的定价过低!在中国农村卖3000块的三蹦子,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卖到了5000到1.2万美元。
就这个价格,竟然还被美国车企认为我们定价过低,是在低价倾销,扰乱美国市场!足可见,他们的车企,之前收割我们的时候是毫不手软。
于是,我们碾压级别的产品出现了,他们就开始慌了,言之凿凿地称:电动汽车比油动力汽车排放更多有毒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

而反观欧美国家,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太久了。
他们以为吃老本,就能一直强势地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以为搞一些霸王条例,就能让消费者束手就擒,再次对他们乖乖低头。
但事实上,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拿宝马为例。
前段时间吃到了一个“大瓜”。
有消费者指出,老牌豪车宝马店大欺客,自己5、6月份定的车,7月份如约来提车的时候,竟然被销售提出:要加价3万才能提得到。

洋大人,醒醒吧,早变天了!

其实现在很多人还对它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
说真的,我这个开惯了油车的人,正在打算把油车卖掉,换一换国产新能源车,原因就是上周末我们家庭发生的一个故事。
我和发小开车去长沙海底世界玩,他开的是新能源车汽车,我开的是油车。
夏季酷暑难耐,我们把车停在外面的停车场,当我们开车准备回家的时候,那车子里面的热浪,差点把我热晕,我的妻子和孩子坐进去,立马就被坐垫烫得弹跳起来。
而我的发小,提前就在手机APP上把冷空调打开了,进去直接一个字“爽”,我至今都忘不了妻子和孩子羡慕而改去坐他车的这一幕……事实上,我最近也在试驾电车,包括问界、小米、蔚来等电车,心里是蠢蠢欲动。

网上有个美国博主“曹操来了”,他第一次试驾国产新能源,就被蔚来车上的配置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座位带按摩功能,后座打开开关,还能将腿托伸出来,仿佛置身于按摩椅一样舒适。

坐在车里泡茶喝茶,一滴都不会洒。

第二是人机交互系统。
我前几天去试车,发现自己都可以不怎么操控方向盘,就能丝滑地行驶。
销售人员说:这是因为人坐上去,车就能感应到人的电流,而你只需要把手虚虚地搭在上面,就能控制方向盘。
还有更惊艳的是,它有很多合理而贴心的功能和设计。
一位德国网友惊叹:蔚来的智能系统甚至能讲出只有德国人才懂的笑话梗!


一位旅行博主曾开着一台问界勇闯318国道。
整个过程中,遇到过雪崩,泥石流,大雪封山等状况,但智驾比仍有76%。

如果说,传统的油车,是要人去适应车。
那么,新能源汽车,就是车在适应人,按照你的喜好、你的开车习惯,去调整它的模式。
这可真正是科技改变生活了。
说真的,很多油车用户试完电车之后,看自家的油车哪哪都不顺眼。
就像是用了老年机之后,突然一下子用到了智能手机,这哪还回得去?目前正发生在中国的这一幕,就是幻想走进了现实。
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我们很多人可能后知后觉,但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它是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角逐之后的结果。
背后,是我们行业人员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这些骄人的成绩,不是靠卖情怀,也不靠夸张营销,而是默默深耕、醉心技术,用实实在在的东西,去打动更多的人。
曾经,我们仰望别人的高端技术。
但走到最后才发现,我们自己紧握手中的,甚至比别人的更好。
那些对国外豪车盲目仰望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了。
我们彻底对国外品牌祛魅,才真正开启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时代。
潮水的方向正在改变。
这一次,我们不再仰望别人的荣光,因为,我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灯塔。
PS.碎片化时代,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继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