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我连夜研究100个学霸,发现一个惊人秘密……
2024-10-27 08:10:01
一位考了687分的男生,查到分数后假装淡定地让家人猜分,猜对之后,一家人高兴得连连跳跃欢呼。
热爱阅读
滔滔不绝的养分
高考卷的出题,正在往知识储备量和课外阅读的方面倾斜。
比如24年的高考作文人工智能和月球背面的未知之境,以及中华民族经典的历久弥新,都是考察了课外知识。
而想要拿下这些分数,就只有广泛涉猎,扩充知识面,你才能得心应手。
语文是发散性的,你读的书越多,沉淀的越多,写起文章和做起题目来,更有自信。
这两天的热搜里,红河州一中的一名女生就让我印象深刻。
由于查分的人太多,她一开始没办法进入系统,于是便只好耐心等待一小时。
而她度过这一个小时的方式,则是淡定地手捧一卷书,细细的品读。


这样一个随时能沉浸于书香,并且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拿到高分自然是板上钉钉。
无独有偶,同样热爱阅读的,还有今年以语文满分创造历史的学霸卓孟义。

而他分享的满分经验,正是他有经常摘抄课外书内容的习惯,以此充盈他的作文积累。


最终,他的语文获得132分,在理科学霸中脱颖而出。
这样的文章,没有浩如烟海的阅读量,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发现了吗?学霸们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喜欢广泛阅读。
一个从小保持大量、规律阅读的孩子,他内心的丰盈程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而阅读的好处,也绝不仅仅只是可以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语文分数。
它更能拓宽孩子们脚下的路,提升眼界和格局。
最后,成为他们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好的学习搭档
彼此支撑和鼓励
可后来我才发现,他们其实并不“高冷”,反而能和其他班的学霸相谈甚欢。
那时我就意识到一件事,所谓强者,不是不合群,而是让他们合群的圈子不在此地。
今年湖北黄石的两位学霸,就是如此。
两个男孩平时关系极好,不仅是同桌,还是学习搭子,更是要好的铁哥们。
考得好时,他们会分享喜悦,没考好时,也会彼此安慰,相互鼓励。
这样的强强联手,也让他们分别拿下了700分和650分的好成绩。



两人都是班长,也是同桌,不论班级工作还是日常学习,都是相互协助、共同进步。
最终,两人双双进入全省前50名。



在考场外,同样优秀的人之间会更有共同话题,也更容易借助他力补齐自身短板。
而在考场之上,他们也会把对方当做竞争对手或是榜样,彼此暗暗较劲。
所以,学霸们之所以会惺惺相惜,不仅是奇妙的缘分,也是他们之间相互鼓励、督促、竞争、追赶的必然结果。
有话说得好,人生所有的成长,皆是因为站对了地方。
处在正向的圈子,身边全部都是优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他们自然会给你更多信心、资源和鼓励,让你的人生更加受益。

自律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而真正造成这些差距的,往往就是“自律”二字。
比如今年武汉三中那个考了708分的学霸张煜东。
这分数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但让他上热搜的,却是他的学习笔记。
他的笔记,做得相当到位、详细、规整,简直就像印刷出来的一样。

之所以能够考高分,主要还是源于自己持之以恒,坚持自律地认真做笔记。

总分710分,数学满分的绵阳考生郭雨坤便是这样做的。
在采访里,他就提到过,自己数学之所以能拿满分,主要归功于整理错题本,并且不断进行重复性训练,以此提升熟练度。

而不管是做笔记还是整理错题本,也都是一个“重复”的过程,都需要强大的自律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原因之一便是他们有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已经锻炼成了本能。
普通学生学一遍,学霸刷三遍;普通学生学一遍就扔那了,半生不熟,学霸总创造机会多次重复。
成绩是不会骗人的,哪怕天赋再高,没有自律,所谓的天赋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写到最后纵观前面这些学霸,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异军突起,而是从小一路优秀到大。
平时成绩一般,却在高考中发挥异常不错的孩子固然存在,但毕竟是少数。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学霸们在高考中一举夺魁,取得很好的成绩,其实只是他多年以来这种成绩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想让孩子“变成”学霸,靠的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改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你看人家成绩很好,令人艳羡,但你更应该看到别人背后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想要丰硕的收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
2024年的高考,已然落幕。
写下这些学霸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为了分享他们优秀的秘密,同样想要激励每一位即将面对高考的学子。
记得一位智者说过:“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学霸的故事和人生,属于他们,而你需要做的,则是吸收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追求属于自己的卓越。
通往成功的路途,是一张张试卷铺就的。
高等学府的殿堂,是无数学习的夜晚点亮的。
加油,追梦人,你的征途,也必将是星辰大海!PS.碎片化时代,坚持原创不易,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继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