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的新毒株在日本杀疯了?关于新冠「最新消息和谣言」的合集

2024-10-17 08:10:02

疫情防控开放以来,随着每个人身边的阳性感染者俱增,如何增强自身抵抗力、治愈奥密克戎,成了近期全民热点。

这里面有专家发声,有已经康复的患者言传身教,各路自媒体也齐齐作响。

一些谣言和错误观点,趁机卷入互联网。

尤其是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较低的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容易把看到的错误观点和谣言信以为真,并进一步传播。

拿一则较新的消息举例。
最近多个网络平台有声音称,一种名为BQ1.1的新型变异毒株已经出现,传染性和致死率都很高,又被称作“地狱犬”,已经在日本“杀疯了”。
事实上,这种新冠变异毒株早在7月时就已经出现,最早被发现于尼日利亚,到10月时已经引起全球科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近日更有东京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Q.1.1引起症状的能力与早期新冠病毒变体相当或更低。

今天这篇关于新冠「错误观点/谣言」的纠偏合集,希望能对净化新冠相关的网络信息起到积极作用。

无论疫情防治,还是增强自身免疫力,都需要从科学角度进行。

1.

喝酒可对抗新冠病毒?

无论是新冠刚开始流行时的2020年初,还是三年后的今天,总有人宣传“喝酒有用论”。

酒厂也借机营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明确表示过,喝酒并不能防治新冠。

不仅不能预防,长期喝酒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即使少量喝酒也会影响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

2.

南北奥密克戎致病性不同?

随着疫情发展,一些阳性感染者在网上晒出自己从感染到康复的过程。

有网友称其发现,北京患者感染后症状严重的似乎比较多,出现发烧、咽痛、头痛、浑身痛;而广州的无症状感染者较多,发烧头疼症状也轻得多。

昨天的文章留言中,也有人表示,“北方流行的是高烧毒株,很少有无症状的,不是广州那种90%都无症状。

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

其中BA.5.2在我国31个省流行,BF.7在我国24个省流行。
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

南北奥密克戎的致病性,真的有所不同吗?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作出解释:奥密克戎不同分支致病力没有区别。

百分之九十几的感染人群,引起的都是上呼吸道症状。

由于上呼吸道症状表现因人而异,有人会发烧明显一点,有人会咳嗽明显一点,有人会嗓子不舒服明显一点。

免疫力好抵抗力强的人,即便阳性,也可能是无症状。

感染病症主要因人而异,跟个人自身免疫力、年龄、基础疾病有关系,并不代表是病毒的致病力和毒力有改变。

3.

抗原阴性就意味着没感染?

5.

新冠只是“小感冒”?

部分患者显现出高烧、咽痛、浑身酸痛等症状,有甚者疼痛感强烈,难眠。

新冠不是“小感冒”,感染后的表征因人而异,但绝对不可轻视。

6.

打了疫苗也防不住新冠,疫苗没有实际效用?

7.

新冠会致严重后遗症?

8.

重复感染新冠后,病情会一次比一次加重?

9.

不管普通感冒,吃药的尽头都是感冒药?

10.

多种药一起吃恢复得更快?

另外,在服法上应“小量频服”,增加服用频率而不是增加剂量与种类。

11.

吃大蒜能预防新冠?

12.

只有咳嗽发烧的症状,没有失去味觉嗅觉,就不是感染新冠?

网传图

13.

黄桃罐头能缓解新冠症状?

14.

“早阳早好”?

15.

吃橘子会导致抗原检测呈现阳性?

不可信。

抗原检测一般是鼻拭子样本采集,与口腔中的物质无关,一般日常饮食不会影响抗原检测结果。

16.

一旦感到发热就吃退烧药?

示意图

17.

感染新冠不能服用布洛芬?

18.

补充电解质水是资本炒作吗?

除了市面有售的电解质饮料,也可自己在家用柠檬、白糖、盐、水等原料自制电解质水。

图源:网络

19.

维C补充越多越好?这类保健品可以长期服用?

每天补充>1000mg的维C,会增加泌尿结石风险等。

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每日的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图源:上海疾控

20.

顿顿大鱼大肉补充蛋白质,可增强新冠抵抗力?

做好防护,保护家里的弱势群体。
在第一波感染峰值到来前,我们共克时艰。